返回

第774章 崔轼就是崔文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774章 崔轼就是崔文卿 (第2/3页)

,两个诗社之间的对战即将上演,然究竟是因何等缘由,能让崔轼有这么大的勇气呢?居然采用这么不自量力之法。

    崔文卿清了清嗓门,举步吟哦:“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仅此一句,登时就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盖因从起句来看,就已经可以听出崔文卿这首诗的不凡。

    紧接着,崔文卿略一停顿,亢声又言:“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听到此处,苏轼双目一亮,忍不住击掌赞叹道:“好志气!”

    崔文卿轻轻一笑,继续又举步吟哦:“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丈夫未可轻年少。”

    待到说完,崔文卿轻轻抖了抖衣袖,又是对着吏员拱手致意:“请阁下评点。”

    面对着这一首诗歌,吏员直接呆愣在了当场。

    不仅仅是他,所有人也几乎都已经呆如木鸡了,全都目瞪口呆的望着站在厅中的崔文卿,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

    呵!好一个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此句诗人以大鹏鸟自居,大鹏是《庄子·逍遥游》中的神鸟,传说这只神鸟其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其翼若垂天之云”,翅膀拍下水就是三千里,扶摇直上,可高达九万里。光此远大高洁的志向,便足可令人心生敬佩之感。

    而接下来的“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表明这只大鹏即使不借助风的力量,以它的翅膀一搧,也能将沧溟之水一簸而干,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也是诗人自己的形象,却表明诗人不甘平庸,努力奋发之心。

    最后两句“时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丈夫未可轻年少。”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红杏诗社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后进之辈!后两句对红杏诗社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杜传成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