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7章 好消息 (第2/3页)
一番思忖,姚徒南沉沉一叹,抬起衣袖抹去了眼角泪光,端起酒杯痛饮而尽,这才沉重言道:“生活所迫,图奈何也!”
苏轼大觉感概,言道:“真是一文钱难死英雄好汉,比起姚兄,吾等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崔文卿默然有倾,肃然言道:“那不知姚兄可为自己所作所为而后悔过?”
听闻此话,姚徒南却是沉重之色尽扫,正容言道:“崔公子,我从未后悔自己的选择,若是背弃与若柳的鸳盟,那可真比杀了我还难受。”
“好,说得好!大丈夫理应如此!”崔文卿此生最是欣赏这样重情重义之人。
这种人并非是不懂得利益要害,而是在面对利益之时,他更能割舍利益选择感情。
特别姚徒南能够放弃自己的煌煌未来,宁愿开罪当朝宰相谢君豪也要与君若柳在一起的风骨,实乃凤毛麟角,太过难寻了。
这使得崔文卿不自禁的想起了曾经听说过的一句话:大业易成,风骨难求。
若能将这样重情重义,且身怀才能之人收为己用,那才是人生一大快事。
想到这里,崔文卿已经有了主意,开口言道:“姚兄,你去河东银行当一小小吏员自是不可能的……”
姚徒南刚露出了失望之色,不意崔文卿忽地话锋一转,言道:“但是你可以在河东银行从事另外的事情。”
“什么事情?”姚徒南顿时大喜。
崔文卿一字一句的言道:“以我之见,你可以当河东银行的副行长!”
“咝!”
崔文卿的话音落点,正堂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倒抽凉气的声音。
不仅是成事非,就连苏轼都呆住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河东银行副行长意味着什么,也明白那副行长的权力有多大。
以崔文卿时常不在银行的现状来看,副行长几乎是银行内一言九鼎的人物了。
目前河东银行开创一年有半,副行长也只有吕惠卿一人而已,且此人当初还是河东路经略府派到银行的代表,其副行长之位并非凭空而来的。
如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