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章 黄昏漫谈 (第2/3页)
王安石沉吟半响,肃然言道“此人为政才华,只怕不下在管仲萧何之下”
听到如此评价,陈道璟微笑顿时僵硬在了脸上,惊讶言道“什么管仲萧何你对他的评价居然如此之高”
王安石肯定点头道“对,更为难得的是,此人在眼界方面有着非常独到的目光,面对难题总能够另辟蹊径的解决问题,这一点实乃非常可贵,若他能够投身变法,实乃吾等一大助力。”
沉默许久,陈道璟轻轻叹息道“看来你的心意还是没有改变啊,变法究竟有用么”
陈道璟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朝中不少大臣心内的疑惑,那就是变法之后具体成效如何的问题。
王安石脸上却没有坚定自信之色,反倒一脸沉重的开口道“八贤王啊,夏商周三代不同制,春秋五霸不同法。世生变,变生强,强则进。治国之道,贤勇者创法立制,庸碌者因循守旧。创新者生,守旧者亡,如今我们大齐,已是到了非变不可的关键时刻,若不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变革,老夫预言不出百年,咱们国家必定会步入大唐的后尘。”
陈道璟乃大齐朝廷数一数二的权贵人士,自然明白王安石这番话可谓是一针见血,切中时弊。
大齐立国以来,受制于北疆强邻,在军事武功上一直是输多胜少,特别是当年梁河一败,几乎是败光了大齐军中精锐力量,别说是收复燕云十六州重现大唐故土了,就连维持北方疆域也是非常不容易。
再说文治方面,国内土地兼并严重,光京城周边的良田万顷,几乎都已经落入了达官贵族之手,失地农人彻底沦为了达官贵族的佃农,他们除了要缴纳国家赋税之外,更要缴纳赋税给拥有土地的贵胄们,日子可谓是苦不堪言,勉强温饱。
农人乃是国家之本,土地乃农人之本,土地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谈国富民强便是空话。
陈道璟知道王安石变法的初衷是好的,然只可惜,总有人把变法与皇权争斗牵连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