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四章 新生活 (第3/3页)
能小幅提升闪避能力和短距离爆发速度,正适合他现在缺乏保命和突进手段的状况。
半年苦修,他也已初步掌握。
攻击有雷球术、多柄飞剑,闪避逃遁有影步,主修功法有雷元功能够让其修炼直达凝气六重天……
王远仔细盘算了一下,发现自己现阶段,在功、法、术、器方面,竟然暂时都不缺了!
虽然它们的品阶都不高,但对于一个刚刚踏入修仙界、毫无背景的底层散修来说,这已经是做梦都不敢想的豪华配置了!
“半年了……不知娘她们怎么样了……”
王远收拾心情,眼中闪过一丝担忧和愧疚。
闭关这么久,将家人完全抛在一边,实在不是为人子、为人友之道。
他不再犹豫,挥手撤去房门后的障碍,整理了一下衣衫,推开那扇尘封半年的房门,迈步走了出去。
他迫切地想知道,这半年,母亲她们是如何度过的?
这安远县,又是否如他所愿,是一个能让他们安稳栖身的地方?
王远心中带着一丝忐忑,快步走向母亲她们居住的房间。
他轻轻敲了敲门,里面立刻传来李芸儿警惕的声音:
“谁?”
“芸儿,是我,我出关了。”
王远应道。
房门“吱呀”一声被猛地拉开,露出李芸儿惊喜的小脸,紧接着,母亲李秀莲、张婶和柳月都闻声围了过来。
看到王远安然无恙地站在门口,虽然头发胡须长了许多,显得有些沧桑。
但精神饱满,眼神明亮,她们悬了半年的心终于落了下来,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喜悦。
“小远!”
“远哥儿!你可算出关了!”
“远哥!”
王远走进房间,环顾四周。
房间收拾得干净整洁,桌上还放着一些针线活和没吃完的点心,窗台上养着几盆绿植,显得颇有生活气息。
母亲和张婶的气色比半年前好了很多,脸上有了红润,芸儿和柳月也长高了些,眼神中少了些惶恐,多了些安定。
看到家人和朋友不仅安然无恙,似乎还过得不错,王远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和深深的欣慰。
他最担心的颠沛流离、担惊受怕的场景并未出现。
“娘,张婶,芸儿,小月,这半年……辛苦你们了,一切都还好吗?”
王远语气中带着歉意。
李秀莲拉着儿子的手,眼中含泪却带着笑:
“好,都好!你留下的钱足够用,我们吃穿不愁,平日里就在客栈附近走走,买些菜自己做饭,偶尔去听听书看看杂耍,日子……倒是比在村里时还清闲安稳些。”
张婶也点头附和:
“是啊,远哥儿,这县城里日子是挺好,就是……就是太闲了,心里总不踏实。”
柳月在一旁轻声补充道:
“远哥,我们……我们商量过了,总不能一直这样坐吃山空,白白拖累你。”
“我们想找点力所能及的活计做做,比如接些绣活,或者去哪个铺子帮工,多少能贴补些家用,这样你也能安心做你的事。”
李芸儿也用力点头:
“嗯!远哥,我也能帮忙!”
王远听着她们的话,看着她们眼中那份想要自食其力、不愿成为负担的坚持,心中又是感动又是酸涩。
他其实早有打算。
他如今身怀“巨款”(对于凡人而言),别说在客栈长住,就是在城里买下一座不错的宅院安置家人也绰绰有余。
但李府那夜冲天的大火、满地的尸骸和薛福兰冰冷的笑容,如同烙印般刻在他心底。
家大业大,目标也大,招人眼红,灾祸易至。
这个道理,他用自己的鲜血和惨痛经历领悟得无比深刻。
在自身没有足够强大的实力之前,低调、谨慎、不露富才是生存之道。
一座突兀出现的宅院,一群没有根基却突然富足的外乡人,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注意,甚至可能引来窥探和灾祸。
他沉吟片刻,压下直接买宅子的冲动,点了点头,语气温和却坚定地说道:
“娘,张婶,你们说得对,坐吃山空确实不是长久之计,找些轻省安稳的活计做做,既能打发时间,也能贴补家用,挺好。”
他话锋一转,看向她们:
“不过,你们找活计,切记几条:一要找那清白正经的人家或铺子;二要客栈别太远,就在这附近,互相有个照应;三要活儿轻省,莫要累坏了身子,赚多赚少不重要,平安顺心最要紧。”
李秀莲和张婶见王远支持,都松了口气,连忙点头:
“哎!记住了!我们晓得轻重,绝不会给你惹麻烦。”
王远欣慰地笑了笑,然后道:
“至于我……你们不用担心,我既已出关,自然会去寻一份能养活咱们一群人的正经事做,你们安心过你们的日子,外面的事,交给我。”
他的语气沉稳而自信,好似带着一家之主应有的担当。
如今他身负修为,又有诸多手段在身,在这凡人城镇中寻一份足够支撑家用、又不引人注目的活计,并非难事。
他甚至已经想好,或许可以凭借远超常人的力气和速度,去镖局应聘趟子手。
或者去一些需要守夜的贵重仓库谋个差事,既能赚取银钱,也能借机锻炼实战,甚至暗中打探一些关于修仙界的消息。
两家人又说了会儿话,王远详细了解了一下,这半年来县城里的风土人情和物价水平,心中渐渐有了计较。
安顿好家人,王远走出客栈,深吸了一口县城略带喧嚣的空气。
他目光扫过街道上来往的行人,眼神平静却深邃。
新的生活,需要新的方式去开启。
低调蛰伏,积攒实力,才是他目前最明智的选择。
至于未来的风雨,他已有准备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