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军区的消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六章:军区的消息 (第2/3页)

涛去住宅区分发物资。这三栋由工厂宿舍楼改装的住宅区,每栋都有六层,每层住八户,大多是老人和孩子。李涛胳膊上的新纱布还没干,却依旧背着个装满药品的背包,手里攥着份《住户需求清单》。“3 栋 201 的老张有高血压,每天得吃降压药,我给他带了一周的量;5 栋 402 有个孕妇,上周说腿抽筋,我找了瓶钙片,还有叶酸也得补上。” 他一边走一边跟我念叨,走到每家门口,都先轻轻敲门,等里面应了才进去,生怕惊扰到休息的老人。

    住宅区的走廊里,贴着李涛熬夜画的消防疏散图,每个转角都放着灭火器,甚至连楼梯台阶上都贴了防滑条。“之前暴雨的时候,有个老太太差点在楼梯上滑倒,我就赶紧让人把所有台阶都处理了。” 他指着墙上的疏散图,“每个住户的门牌号旁边,都标了紧急联系人,万一出事,能最快找到人。对了,隔离病房那边缺消毒水,等会儿咱们去物资区领两桶送过去。”

    下午两点,轮到我去东向的侦察哨所实习。这个哨所设在基地东向一公里外的一个废弃信号塔上,是赵凯带着两个武警搭的,里面装着从军区遗留物资里找到的光纤监测设备。赵凯戴着副细框眼镜,手指在设备面板上飞快地操作着:“这是 80 集团军淘汰下来的红外热成像仪,虽然是老款,但能穿透五百米的雾障,探测距离能到十公里。” 他指着屏幕上的绿色波纹,“正常情况下,基线波动应该在 0.1 到 0.2 之间,超过 0.3 就说明有异常目标靠近。”

    我刚记完参数,设备突然发出一阵急促的蜂鸣声,屏幕上原本平稳的绿色波纹瞬间乱了,密密麻麻的红点从东北方向涌了过来,像一片翻涌的红色潮水,连热成像仪都快跟不上它们的移动速度。“不好!东向五公里,发现大股丧尸!” 赵凯的声音一下子变了调,他赶紧切换到高清模式,手指都在发抖,“最少五千只!你看,前面那几只跑得特别快的,尖嘴都快戳到地面了 —— 就是之前咱们遇到的尖嘴丧尸!还有不少普通丧尸,胳膊都烂得只剩骨头,却还能抓着东西往前爬!”

    我盯着屏幕上那些红点,黑红色的热成像轨迹在屏幕上拖出长长的印子,有的轨迹还在断断续续 —— 那是丧尸的肢体掉了,却还在往前挪。我赶紧拿出笔记本记录:“时间 14:03,东向五公里,丧尸约 5000 只,分三批次,前进速度约 1.2 米 / 秒,含尖嘴变异个体 12 只,部分丧尸肢体残缺仍具行动力。” 赵凯则立刻拿起对讲机,声音急促却不慌乱:“指挥部!指挥部!东向哨所发现大股丧尸,数量约五千只,正向基地方向移动,请求支援!”

    没过两分钟,对讲机里就传来了刘伟的声音,依旧沉稳:“赵凯,持续监测丧尸群移动速度和路线,标记变异个体位置;王猛,带工程机械班去物资区,把那两台闲置的机械臂改成路障,用混凝土块封堵东向的临时通道,再撒上汽油;张岚,医疗区准备四间隔离病房,多备头孢和破伤风抗毒素,让护士带着急救包去防线待命,遇到被划伤的,立刻现场注射抗生素;‘我’,你留在哨所协助赵凯,每五分钟报一次丧尸群位置,重点盯着尖嘴丧尸的动向!”

    我一边记录数据,一边听着对讲机里的调度声。赵凯突然指着屏幕说:“你看,309 国道方向有蓝色信号!是 80 集团军的标识!他们的无人机应该也发现这股丧尸了,正在调整航线,好像要给咱们传更详细的分布图!” 果然,没过一会儿,设备就接收到了一份加密文件,打开后是张清晰的丧尸群分布图,上面还标注着 “建议防御点”—— 正是基地东向的那片农田,那里有之前开垦时挖的两米宽排水沟,正好能用来阻挡丧尸。

    “刘伟,80 集团军传来消息,说他们的侦察连已经从昌乐基地出发,沿 309 国道往咱们这边赶,大概两小时能到,还带了三辆轮式装甲车和*****!” 田志明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带着一丝兴奋,“他们还说,之前清理 309 国道时,在坊子区界附近发现了一个废弃的加油站,里面有不少汽油,让咱们要是需要,可以派人去取。”

    刘伟立刻回复:“告诉他们,我们会在东向农田设置第一道防线,用排水沟和机械臂路障阻挡丧尸,等他们的支援到了,再一起清理;另外,派两个武警去加油站取汽油,注意安全,带够弹药和抗生素,万一被划伤,能及时处理。”

    下午四点,丧尸群已经靠近到三公里外,哨所里都能隐约听到它们的嘶吼声 —— 不是普通的 “嗬嗬” 声,而是夹杂着骨头摩擦的 “咯吱” 声,听得人头皮发麻。对讲机里传来王猛的吼声:“刘队!丧尸快到排水沟了!前面那几只尖嘴的,正用喙啄土呢,想从沟底爬过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