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五十六章:人间之力,气运金龙,天门碎,仙人灭!【大结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五十六章:人间之力,气运金龙,天门碎,仙人灭!【大结局!】 (第2/3页)

涂帝王。

    因此在影响下,他也觉得,仙人降世并不简单。

    所以就回想自己所知道的一切。

    人间之力吗?

    闻言,魏云弈皱起眉头。

    他知道气运之力,但一直以来,都觉得这种力量虚无缥缈,具体就体现在一个国家是否强盛上面。可现在听到对方的话,也突然想到,既然仙人可以吞食这种力量。

    代表在某种程度上,气运之力是可以掌握的,可掌握的方式又是什么呢?

    “莫非,与武道有关系?”

    突然间。

    魏云弈又想到,自己在破入二品武道的时候。

    能清晰感觉到周围环境的变化,更是可以借用周边的天地之力,加持在身上,爆发出非常强大的力量。

    虽然无法让人脱离人的范畴,但要真论起来的话,确实表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武道的手段。

    若是,修为再高,达到武中圣者的程度呢?

    那会不会可以感受到更强的力量。

    对此。

    魏云弈不清楚,同时也没有人可以请教。

    因为在当世,并无一人达到如此境界,但他却感觉到,或许,武道到一品后,会有完全不一样的感觉,毕竟他也想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仙人是如何诞生的,是本身一直存在的。

    亦或者,是由人,最后成为的仙人?

    如果是前者。

    那可以推翻自己的想法。

    可若是后者,就完全不一样了。

    既然仙人是从人中出来的,那势必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与武道有关!

    至于人间之力,或许与气运之力有关系。只可惜啊,他现在没有达到一品之境,一切都只是心中的猜测而已。

    “多谢老天师告知了。”魏云弈最终没有再询问什么,知道想要了解真相,或许要更进一步!

    只不过,现在的他,对于如何达到一品之境,却始终没有办法和头绪。

    除了手中的入圣丹之外,似乎没有其他可能了。

    可这枚丹药。

    也只是能让魏云弈入一品一刻钟而已。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剩下多少时间,所以心中依旧着急。

    回到寝殿之后,没有做其他事情,和往常一样,开始修炼,巩固自身修为。

    毕竟,这是他现在唯一可以做的了。

    同时。

    在此之后,魏云弈还每日前往御书房,了解当下发生了什么。

    而随着时间推移,各地也开始上了一些折子,都说最近的天气开始异常。

    有些地方发生了水灾,不过很快就被控制住了,还有的地方,突然就大雪封山,极其反常。

    而这,也让魏云弈心中开始提高警惕,他知道,或许距离仙人降世的时间。

    不过还有好消息就是,张应星修筑的大运河,第一步工期已经完成。

    各地都加固了堤坝,加上大运河引水。

    所以有些地方就算不停下雨。

    却依旧没有对民田造成威胁,而在张正明主事的内阁,也同时发布的命令,让各地官府,密切关注各种可能发生的灾难。

    所以这种反常天气,就算过去了大半个月,除了对百姓平日生活造成一些影响外,并没有酿成灾难。

    同时,宋公文也递上了折子,各地的收粮事宜都做的不错,他亲自走了很多地方的粮仓。

    因为没有士族和地主从中扰乱市场,百姓都将粮食交给了官府朝廷。

    初步估计,各地粮仓的存粮,足够坚持完这个冬天。

    即便在这期间,百姓们没有种植粮食。

    不过。

    虽然很多粮食都收上来了。

    宋公文和张正明,都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因为那些粮食,只够给天灾时,分发给百姓,如果开启大战的话,战事可能会吃紧。

    在他们眼中,陛下连续下达那么多的命令,就是想要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来统御整个东方大陆,现在大魏的实力,的确可以做到。

    可粮食方面,或许会因为大战的持续,而出现一些问题。

    而魏云弈在听到这些后,却并不担忧。

    因为他没有计划进行一场大战。

    做这些。

    就是提高朝廷的力量,将来等仙人降世时,好进行对抗。

    所以对于这些,只是批复让内阁那些人无需担忧。

    不过那异常天气,却依旧让他有些忧心。

    现在只是开始。

    各地还能够承受,加上朝廷都将大部分粮食都收上来了,还有往年存下的,吃方面肯定没有太大的问题。

    可关键就在于,若这种天灾,再持续一段时间的话,那情况就会开始恶化。

    所以这半个月的时间,魏云弈一直都在进行关注。

    好在那各地的天气并没有恶化下去。

    当然。

    他也明白,这只是刚开始。

    仙人降世之后,那才是真正的挑战,不知道那时候能不能抗住。

    时间,也一点一滴就这样流逝着,很快,没过几天,北境前线发来战报。

    不知为何,草原大军再一次集结,虽然不是全部的十八部,但也有九部联合,有接近三十万大军。而之前那已经保证,十年内不再南下的九部,确实没有参与其中。

    但这一次,却有这十八部最强的天狼部族带领,声势非常浩大。

    对此,魏云弈立刻召集朝臣,开始议事。

    他知道,白玉京已经动手了。

    不然,草原部族根本不会在大魏最强盛的时候选择出动。

    唯有白玉京的人从旁怂恿,让天狼部族,集结草原大军南下。

    小国舅宋鸿志也来了,请求出战。

    而这,也得到了包括张正明在内,大部分朝臣们的赞同。现在神武侯还在回师的路上,要赶回来还有一些时间,况且,就算这时候下旨。

    那从西陲之地,去北境,路上不知要耽搁多少时间,京师中,唯有冠军侯能担此重任。

    毕竟,这一次要面对的,一直都是中原王朝最为强大的对手。

    草原大军可不是周边那些小国家,不可轻视。

    一般的大将,根本无法胜任主帅。

    可对此。

    魏云弈却直接选择拒绝。

    小舅子,被他视为底牌之一,是在仙人降世之后,平定各地有可能发生动乱的最好人选。

    若这时候直接派去北境,那到时候怎么办?神武侯需要统领全局,乃是主帅,不可轻动,所以对方是无论如何,都得留在京师的。

    因此,他在思索了一阵之后,直接下旨,抗击草原大军的主帅,让燕王担任!

    将燕王封为征北大将军,暂时总领北境一切军政。

    这个决定一出。

    几乎所有人都被震惊到了,无法置信。

    因为没有人会想到,陛下,居然让燕王统领大军。

    整个北境的大军有多少,若全部加起来,几乎有四十余万,而且都是大魏的精锐。

    全国接近一般的力量,都在北境。本来当初,让神武侯统领,一些大臣们就对此有些意见,毕竟权力太大了,但凡有人生出一点异心,那对于朝廷来说,就是致命的。

    而燕王呢,当初在京师的时候,就有些不安分,虽然就藩后老实了很多。

    之前也将鼓动自己造反的人,送往京师,以表明自身对朝廷的忠心。

    可这对于那些大臣来说,燕王依旧是对帝位最有威胁的人。

    就连张正明,都忍不住反对。

    他知道,燕王可能没有造反的想法,可陛下这一下,直接让对方有造反的实力,确实...

    “都别说了。”朝堂上,魏云弈从龙椅上站起身来,直接开口:“燕王,先帝之子,朕之手足,皇室宗亲,保卫大魏疆域,他义不容辞,朕意,已决!”

    燕王本就有很好的军事才能,只是他一直都明白的,而且,只有对方,才能真正让发动燕地的力量。

    若让燕王为征北大将军,那至少粮草和后方,不需要朝廷去管。

    燕地可以自行解决。

    因此。

    这是最好的选择。

    北境防线,之前已经有了神武侯的布置,排一个大将稳住,不对内部造成威胁,那其实就已经足够了!

    下方,大臣们没有话说,也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很多人都想到,似乎自从陛下登基之后,就从未做过错误的决定。

    所以,所有人都在此时躬身,齐声道:“臣等明白!”

    很快,又议了几件事情后,朝会结束。

    而魏云弈封燕王为征北大将军的事情,立刻就送往了燕地。

    没过几日,燕王就得到了消息,一时间再也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面向京师所在的地方,躬身一拜。

    从草原大军南下之后,他就一直在关注,但其实心里也知道,自己是藩王。

    即便面对外敌入侵,也很难做什么,无非就是配合朝廷保证后方。

    毕竟,朝廷还有许多武将,神武侯,冠军侯。

    怎么也轮不上自己。

    身份太敏感了。

    可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燕王的确激动到难以附加。

    他一生的希望,就是为国效力,镇守国门,如今,终于有了一个机会,自然要好好把握住。

    其实燕王内心也知道,朝廷还是有许多人不信任自己的,但没关系,这一次,他要向所人证明,自己是先帝之子,是皇室宗亲,要为国效力。

    所以在接到消息的当日,燕王就开始组织兵马,同时调集粮草。

    一直以来,朝廷很多措施,都与燕地没有太大的关系。

    而现在,他能够利用燕地的积累。

    为大魏赢得这一场大战!

    几日之后。

    所有准备完成,燕王在燕地,用尽各种办法,暂时集结出了五万左右的兵马。

    安卓苹果均可。】

    没办法,他是藩王,除了祖制规定的士兵外,不能有其他私兵,能集结出五万,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不过,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挥下战马,却达到了三万,加上镇北关的那些,绝对能组织出一支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