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东厂出动,为水师正名!【求月票】 (第2/3页)
外,就无需忙碌其他的事情了。
当然,有一点让魏云弈比较无奈的是,自从老丈人查抄了江南士族的家产之后,先前朝廷上反对摊丁入亩的声音,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在江南推行的变法,也在无人阻止,变得无比顺利。
连跳的最欢的两江巡查使王守元。
也都在这时候沉默了。
这就让魏云弈非常无言了。
毕竟自己可是对王守元抱有大期望的。
想着对方能团结士族,然后对朝廷发起冲击,从而削弱大魏气运。
可没想到,此人在把江南士族们送上京师后,就一言不发了。
就连着奏折都没有上。
让他忍不住怀疑。
这王守元到底是怎么了,该不会是害怕的老丈人吧?
当然,这些事情魏云弈只是想想,因为在其眼中,变法是否成功,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那两项工程还在继续,那国力依旧会被消耗。而事实也正如预料的那样,因为自己的交代,老丈人查抄出的士族家产,几乎全部投入到了两项工程之内。
几百万两银子,听起来似乎很多,但投入下去,几乎如同流水一般。
没多少天就用光了。
不过也因为这些银子到账。
宋应星已经正式开启了两项工程,运河开挖,直道也开始修建起地基了。
而接下来,所需的银两将会更多,完全可以拖住大魏正在上涨的国力。
因此魏云弈非常庆幸,自己之前做出了这个决定。
否在的话,想要败坏气运,是根本不可能的。
如此,时间一点一滴过去。
整个京师,也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只不过,远在海州。
大魏水师指挥营地之中。
身为水师指挥总使的赵继光,却并没有那么轻松了。
他也从东厂那里得到了消息,说是白衣门已经勾结了前朝皇室余孽,似乎准备对沿海地区发起冲击。
其实,水师在经过赵继光的训练之后,比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在这种时候,若是能够真正历经一场大战的洗礼,也算是一件好事。
从军多年,又在北境镇守多年,他非常清楚,一支真正经历过大战的军队,才是合格的。
只是,赵继光现在担忧的是,前朝皇室余孽若是要上岸的话。
会选择从哪个地方。
大魏沿海地区非常广大,海州府只是其一。
大战,历练手下的水师,确实是他想要的,可关键在于,若不知道敌人目标,那会非常麻烦。
万一敌方从自己意想不到的地方上岸,然后有没有水师驻守,那受灾的也只能是百姓了。
若发生了这种事情,那就是他的责任了。
最终,在经过思考之后。
赵继光决定,派出手下的一部分水师,严格监视所有海寇的踪迹。
没办法,前朝皇室余孽在海上游走多年,收编了许多海寇。
因此,每一支海寇,都有可能上岸。
唯有掌握那些人的踪迹。
才有机会抵挡住有可能出现的海寇,保护沿海的百姓。
只不过,他的这个命令,却让手下人有些为难。
其中一名副将在听到后,当即有些犹豫,忍不住道:“将军,大海太大了,想要监视所有海寇的话,恐怕很有难度啊。”
“而且,即便我们能做到,那势必要派出许多的人和船只,万一海寇在某一地袭击,我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进行有利的反击。”
大海和草原有些类似,同样是辽阔无边。
所以想要监视敌方的动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当然,想要在大海中行径,需要依靠船只,而船只的速度,与风向有着很大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大海上作战,比之草原上,更加困难。
所以这名水师副将。
在听到命令后,觉得有些不妥。
认为这样的话,太费人力和时间了。
赵继光何尝不知道这些,看着对方略显无奈到:“那除此之外,你还有其他的办法吗?”
此话一出,让对面那名副将顿时语塞,没错,若是想要监视那些海寇的一举一动,就必须花费巨大的人力才行。
不然,没有人知道那些海寇会从那个地方上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