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皇后有孕,大魏与高阳之战将启!【求月票】 (第3/3页)
。”
“还有,将这段时间打造的弓弩和器械,已经那些船只,全部都拉出来。”
“告诉全军将士,大战即将开始,第一个渡江者,将重重有赏!”
什么?
就要开启大战?
在场所有副将们听到这句话后,顿时震惊了。
明知道高阳国太子已经到了,那头士气正盛,还有宣城作为依托,加上十五万大军。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开启大战,简直就是愚蠢至极啊!
“将军,万万不可啊!”
终于,有一位副将走了出来,忍不住道:“我方现在完全不占优势,还需要渡江,若是这一战开启,必将一败涂地,还请将军三思啊!”
“还请将军三思!”
在己方完全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有强行进攻,那就是找死。
众副将,也不是没有经历过大战,知道现在并不是出兵的最好时机。
即便能渡江成功,那必然损失惨重,五万人最后能剩下多少人呢?
所以他们觉得,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必须要阻止!
宋鸿志则站起身来,望向众人。
他知道,这些人心里在想什么,所以也不用自己的身份进行强压,只是道:“诸位,本将军很清楚,因为本将军的出身,又没有多少从军的经历,你们对本将军,虽然服从了本将军最近的那些命令,但也是因为身份而已,一直多有不服。”
“但现在我以当朝小国舅的名义告诉你们,这一战,我宋鸿志早已经计划好了,是必胜之局!”
“同时,我宋鸿志在这里立下誓言,若此战有丝毫不利,导致我方损失惨重,那我必定辞去这个辽镇指挥使之职,同时以军法论处!”
“可现在,请诸位,相信我一次!”
此时此刻。
宋鸿志的声音传到每个人耳中,严肃而坚定。
他很清楚,这些副将对自己一直不满,可碍于身份,却不敢说出来。
但现在,即将开启大战,每个地方都不能有遗漏,必须要做到上下一心才行。
可要做到这一点,光用身份去压制,效果不会很大。
唯有在向所有人告知自己的决心才行。
这是第一战。
也是他踏上从军之路的第一战,不能马虎。
绝对要一战天下惊!
下方,众副将听到此话后,均是相视一眼。
的确,他们心里对于这位年轻的辽镇指挥使并不满。
常常都会觉得对方的决定,愚不可及,会枉送了众将士的命令。
可现在的一席话,让众人开始沉默。并不是被说动了,而是感觉到了宋鸿志语气中的坚决,而且,还是以当朝国舅的身份。
所以,在经过断站的犹豫之后,他们并没有多说什么,当即异口同声到:“末将知道了。”
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只要在大战还没有真正开始之前。
那一切都有挽回的机会。
大魏,毕竟是大魏。
而现在,倒不如再听一次军令。
宋鸿志看着众人,眼中浮现出一抹笑意,道:“那就多谢诸位了。”
说完,他又转头望向其中一名副将,继续道:“前段时间本将军亲自训练的八百名士卒,如今已经初见成效,你暗中传令,让他们今晚做好准备。”
“今晚?”那名副将一愣,今晚不是要为众将士改善伙食吗?
不过,虽然心中有些疑惑,但他也并未询问,当即点头称是,前去准备了。
至于其他副将,则是相视一眼,也不是很明白。
但却知道。
既然是暗中,那就不能声张出去。
宋鸿志也是这样交代的,让所有人退下之后。
自己则是转身,看向高阳国舆图,双眼微微眯起,轻声道:“皇帝姐夫,您将关乎大魏威严之战交与我,我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这一次,我要让诸国所有人都知道,触犯我大魏,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后果!”
随后,他顿了顿,然后深吸一口气,直接离开了营帐。
而在之后的时间。
因为宋鸿志的命令,驻军之地的训练的声音停止了。
所有的弓弩器械,还有近段时间造出来的船只,也全部推了出来。
当然,最重要的,是军需处将一大部分存粮,也拿了出来,为众将士改善伙食。
只要是明眼人,几乎立刻就能看出,这是要准备大战了。
将士们知道早晚有这么一天。
但他们并不是什么贪生怕死之辈,从军,除了给家里人一些保障外,还有就是保家卫国。
尤其是辽镇诸多将士都听说了,此战虽然是皇帝陛下发起的,但实际上,是因为高阳国的无理要求,让朝廷出钱赈灾。
区区一个藩属国,居然敢提出如此要求,将士们多多少少也憋了点怒气。
因此知道要打仗了的他们,没有畏惧,只有勇气!
就如此。
整个营地都开始热闹了起来。
因为宋鸿志也下了命令,今日除了喝酒之外,平日的一些禁忌,可以免除。
一时间,各种声音相继出现,尤其到了夜晚,各种篝火堆,更是燃烧着熊熊烈焰。
从军之人,平日里一直都在训练,早就憋坏了。
现在减少了许多禁忌。
自然要疯狂一些。
而辽镇驻地的热闹,也在同一时间,传到了对岸。
准确来说,是高阳国的宣城之内。
宣城,听起来是城。
但比起大魏的城池差远了,城墙才不过一丈,有些地方,更是用木材搭建的,看起来有些简陋,就连大魏的一些江南小镇,在气势上也远胜此城。
不过实际上,宣城在高阳国,已经算的上是防御不错的城池了。
多数的地方,其实比起草原部族,也强不到哪里去。
此时此刻。
在宣城主帅营帐中。
“也就是说,过不了多久,大魏就会出兵了。”一名身穿蟒袍的男子,顿时站起身来。
此人,便是高阳国太子李宰,他身形不算高大,眉宇间还有些阴鹫。
就在刚刚,他听到斥候来报辽镇驻军的消息。
说辽镇驻军那边篝火通明。
所有的将士,都停止了训练,还将弓弩器械什么的都准备好了
连渡江的船只都拉了出来,如此举动,李宰几乎第一时间就猜到了。
大魏,这是准备要出兵,发起进攻了!
“太子,接下来怎么办?”
此刻,高阳国的一位参将走了过来,神色之中带着一丝紧张之色,继续道:“大魏如今有五万大军整装待发,我们是不是也要准备一下?”
这位参将说话的语言,几乎与大魏没有任何区别。
毕竟高阳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是大魏的藩属国。
这么多年过去,无论是文化、经济、亦或者军事,都深深被大魏影响着。
尤其是在高阳国上层,大魏语言是必须要学习的。
因此。
大魏王朝在他们眼里,是不可战胜的强大存在。
尤其是对于这位参将来说,即便自己这一方明面上处于优势,但还是忍不住担心。
“笑话!”
可这时候,太子李宰开口,直接道:“现在宣城,集结了我高阳十五万将士,可大魏的辽镇了,不过是五万而已,而且他们若想要发动攻击,就必须要渡江。”
“在如此优势的情况下,还需要准备什么?而且他们的一举一动,我们都已经知晓,现在要做的,只是等他们主动出击便好!”
说完,有看了那位参将一眼,眼中浮现出一丝不悦。
一百多年来,高阳国一直都在进贡,如此卑躬屈膝,怎能被称之为一个国家呢?
所以李宰在年幼时,就做出了决定,一定要让自己的国家,摆脱这个局面。
而要做到这些的第一个前提,就是要从大魏王朝下手。
可却一直都找不到机会。
知道前段时间,国内发生水灾,又知道了大魏北境,遭遇草原二十万大军南侵后。
李宰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很快想到了一个办法,以赈灾之名,向大魏索要一百万两白银。
自己这么做,有两个目的,首先,试探大魏的反应,期次,就是借此告诉对方,高阳国不想再进贡了。
但没想到,那位大魏皇帝的反应居然如此之大,要直接开战。
这个消息一出,高阳国似乎每个人都在害怕。
就连父王也是如此。
说要亲自前往大魏,面见大魏皇帝赔罪。
若不是自己极力阻止,怕是整个高阳国的颜面都丢尽了。
虽说在之后,李宰也觉得,现在不是开战的时候,但想到大魏北境有草原,就开始分析局势。
最终得出了结论,那就是大魏如今能在辽镇调集的兵马,最多不过五万而已,因为辽东地区的驻军,需要防备北境。
而在自己的高阳国,能够集结二十多万兵马,若是倾尽全国之力,能够接近三十万。
所以他觉得,这一战,其实可以打。
不说其他。
只要防守住了大魏,那目的就算是达成了。
到时候,高阳国就会彻底名震诸国,然后名正言顺,拒绝进贡,彻底摆脱藩属国的地位,成为一个真正的国家。
而事实,也正如自己所预料的那样,大魏在辽镇,果然只能调集五万人而已。
只是,来到宣城这几日之后,李宰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即便现在集结了十五万大军。
但手下的将领,依旧是没有信心,几乎每日都在担心对面会打过来,
他不明白,如果是大魏整个辽东驻军都来了,有这种表现很正常,可现在呢?不过是辽镇区区五万兵马而已,居然还被吓成了这种样子。
所以他看向那位参将的时候,才会有如此表情。
随后,他稍稍思考了一下,继续道:“诸位,希望你们清楚,大魏需要耗费心思在草原,而不是我们,我们现在的对手,不过是一支缺乏训练和粮草的大魏军队而已,无需害怕!”
“而且,之前本殿下还得到了消息,此次大魏在辽镇的主帅,只是个十七岁少年,此前没有任何经验,他之所以能坐上如今的位置,靠的只是身份而已。”
“可你们呢,都是我高阳国大将,难道会害怕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吗?”
说到这里,李宰站起身来,望向众人,继续道:“诸位,这一战,关乎我高阳未来的国运,无论如何都不能退缩!”
“再怎么说,这一战是十五万对五万,此战,我高阳必胜!”
------
ps:错别字先更后改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