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出航(四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九百三十五章 出航(四十) (第2/3页)

气的。

    就算他肩上扛着小圣贤庄的生死存亡,该有的脾气也还是有的。

    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伏念并不认为自己真的还能扭转局面。

    他想见嬴政再劝说一次,也只是尽人事听天命,既然荀子这个长辈都豁出命去不要了,他自然没什么好说的。

    颜路负手淡笑回道,“《论语》有云:知其不可而为之者——掌门师兄果有先贤之风。”

    伏念摇了摇头,“伏念无能,岂敢再自比先贤以污其圣名?”

    “真要说知其不可而为之,也当是荀师叔。”

    荀子已经是耄耋老人,他的岁数就是他最大的保护伞,甚至比他大儒的身份更好用。

    他不想死,就算嬴政想灭小圣贤庄,也会放他一马,恭恭敬敬的把老爷子抬下山去。

    这不是说年纪大就有免死金牌,只是华夏文明自古以来的习惯,尊老爱幼嘛。

    只要还没到人性泯灭的程度,一般都不会对这两类人下死手。

    即使是嬴政,也会尽可能的手下留情——这或许也是嬴政能忍着听完荀子谩骂他的话的原因之一,当场把老人叉出去太不体面了。

    张良闻言不禁会心一笑。

    若说如今的天下究竟有谁还能和早已远去的先贤诸子相提并论,也就只有荀夫子一人了。

    因为严格来说,荀子活跃的时候,世上还有不少大名鼎鼎的诸子先贤存世,他也和其中不少有过交集。

    比如道家的庄周,阴阳家的邹衍,名家的公孙龙等等……

    他活跃的时候,还算是诸子百家的鼎盛时期,而在荀子逐渐归隐后,天下诸国纷争的局面渐渐消失,虽然仍有七大战国,但秦国一家独大,六国保守自困的大趋势已经形成,诸子百家也就失去了继续繁荣下去的土壤。

    而除开荀子的话,最有资格的则是他出色的学生韩非。

    至于伏念三人齐鲁三杰的名头虽然响,但水平还差得远。

    “说来,荀师叔人呢?”

    伏念朝着北边的藏书楼一颔首,“回来就去看书了。”

    张良和颜路闻言又是一笑。

    伏念此时朝张良问道,“山庄内的学生都安排的怎么样了?”

    “该走的都已经走了,还留下的……都不愿意走。”张良简单回答道。

    小圣贤庄的学生中有不少出身寻常人家,但也不乏高门大户出身的,甚至不少家里人就是帝国官员——有桑海本地官员,但也有其他地方,包括中央朝廷的大官。

    他们的出身就注定了他们不可能和小圣贤庄共存亡——当然,也有极少数背叛了自己出身的人。

    而那些和帝国无关学生也并不都是不怕死的——这也没什么丢人的,千古艰难唯一死。

    早在情势有所不对的时候,就已经有一批学子离开了,后来局势恶化后又是一批一批的离开,现在还留在山庄里的,真的就是死都不愿意走的了。

    伏念闻言轻叹了一声。

    他不希望有任何一个书院学子出事,但也不能阻止他们——总不能硬撵下山去。

    就算撵下去,他们也未必就不会再找帝国的茬,不如就留在书院里。

    “那……两位师弟,随我去给剩下的学生们,再上几堂课吧。”

    伏念说完,就转身朝学堂的方向走去。

    班大师能判断出小圣贤庄的时间不多了,伏念当然也能。

    这个时候,坐着等死不合适,总得做点什么。

    颜路张良相视一笑,也迈步跟了上去。

    ………………

    是日黄昏,小圣贤庄山脚下,帝国军队将整个山门完全封锁,而站在最前首的则是赵高和他的六剑奴。

    赵高摆了个椅子做的周正,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六剑奴也是各有姿态,看着都不怎么正经。

    山上,小圣贤庄的大门口,齐鲁三杰负手站成一排。

    帝国准备动手了,他们也该出来应战。

    至于那些学生,就没必要让他们也出面了,留在山庄里就好。

    如果皇帝还有一丝恻隐之心,他们或许还有生机,如果没有……那也没必要做无意义的反抗。

    身为小圣贤庄的三位当家,他们三个必须出面,这既是他们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