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七章 陈年往事之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七章 陈年往事之二 (第2/3页)

附近几条村的姑娘都没人愿意嫁过来。

    赵老汉眼见一年过去了,赵大林的亲事一点进展都没有,着急得吃不下睡不着,他打听到何老爷子有两个女儿,想起当年他的承诺,情急之下便去何家求取何家女儿。

    彼时,何家就只有何翠芳一个女儿待字闺中,何老爷子为了兑现自己当年的诺言,只好忍痛把何翠芳下嫁到了赵家。

    为了补偿何翠芳,何家给了一份丰厚的嫁妆。

    何翠芳嫁过来赵家之后,头一年赵老太太还比较忌讳她的娘家,对她还算客气。后来见她性子软,比较好拿捏,又不会回娘家告状,渐渐的对她愈发不客气了。王氏又是个能说会道的,经常哄得赵老太太团团转,家里的那些活慢慢的都变成是何翠芳一个人的活了。

    再后来,何翠芳小产,又很久都没有子嗣,赵老太太很看重子孙福,便愈发不待见何翠芳,平日里对何翠芳不是呼呼喝喝,就是冷言冷语的。但她心里还是有点忌讳何翠芳的娘家的,有时候想起来又担心何翠芳回娘家会告状,便和王氏想着法子不让她回娘家了。

    故事听到这里,林筠萱心里对赵家大房的厌恶又多了一分,对这个时代的女人身不由己又多了一份唏嘘与无奈。

    无论是哪个时空,哪个朝代,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无论是家庭、社会还是国家都是这样,想有发言权和控制权就要看谁的拳头硬。

    女人,只有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林筠萱更加坚定了继续赚钱,打造属于自己的商业王国的决心。

    想到钱,林筠萱又想到了何翠芳的嫁妆。

    古代父母疼爱女儿的,有条件的都会在女儿出嫁时备一份丰厚的嫁妆,为的就是让女儿能在婆家直起腰板不受气,保障女儿的生活质量。

    以何老爷子和田氏对何翠芳的疼爱,当年给何翠芳的嫁妆如果省着用也应该足够让他们一家子十几年来能吃得饱穿的暖的,不至于是她当时穿过来所看到的光景。

    “芳姨,当初您父亲和母亲给您陪了多少嫁妆?”林筠萱好奇的问道。

    何翠芳闻言,眉头却是皱了皱,都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自然是记不清楚了。

    不过何家的条件不算差,加上何老爷子有意补偿她,当年给的嫁妆自然是不少的。

    现在何翠芳想起来,简直就想拍死当初的自己。怎么就那么怂呢?自己爹娘给自己操持的嫁妆白白便宜了别人。

    如果不是林筠萱提起来,她几乎都忘记了。

    当年爹娘给的嫁妆算是十分的丰厚了,单单是压箱底的银子就有十两。然后是一张床,一个红木箱柜,几身新衣服,子孙宝桶三件,还有子孙对碗之类的。加起来价值都不止二十两银子了。

    只不过那些嫁妆当年陪嫁过来没多久后就被赵老太太找各种借口给拿走了,银子也被她拿去补贴家用了。

    何翠芳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在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