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互助基金的温暖 (第3/3页)
志提议搞这基金,王大爷现在真不知道该咋办。”
这话让苏瑶想起刚种太空种子时,村民们的怀疑和观望。那时候哪想到,才几个月,大家能这么齐心?她看着账本上的数字,比收到部队医院的订单还踏实——这钱里藏着比金子还贵重的东西。
傍晚,宇轩从县城回来,带回王大爷的话,说等孩子好了,就来给大家磕头。“王大爷说,这辈子没受过这大恩。”宇轩喝着水,“医院说费用够了,剩下的钱我存着,等他们出院结算。”
苏婉突然说:“等狗蛋回来,我教他认板蓝根,让他也学着照顾苗,算报答大家。”这话逗笑了所有人,李寡妇拍着大腿:“这主意好!让孩子们都学着点,啥叫互相帮衬。”
夜里,苏瑶把新收到的钱放进木匣,听见外面有脚步声。扒着门缝一看,是王大爷的邻居,往窗台上放了个布包,里面是十几个鸡蛋,没留名字就走了。苏瑶心里一热,想起小时候娘说的,乡亲们就像田里的庄稼,得扎堆长才旺盛。
第三天,狗蛋退烧的消息传来,全村人都像自家的事一样高兴。苏瑶去温室时,见星辰正提着漏壶给番茄苗浇水,嘴里哼着诗涵编的新童谣:“你帮我,我帮他,互助基金暖万家……”她站在门口,看日头斜穿过温室裂缝,把苗子的影子投在碎土埂上,歪歪扭扭像谁家孩子用树枝划的道道。那一刻她忽然觉得,这互助基金真像颗种子,在陆家村的黄土地里悄悄拱出了嫩芽。
第四天,过了半个月,王大爷抱着狗蛋回村,孩子脸上还有点苍白,却能下地跑了。他第一件事就是去村部,把攒的钱往桌上放,不够的部分,说要帮基金砍柴抵账。苏瑶没接钱:“大爷,这钱您留着给孩子补身子,基金就是干这个的。”
王大爷没再坚持,只是每天天不亮就去村部打扫卫生,把基金账本擦得干干净净。苏瑶看着他佝偻的背影,突然明白这基金的真正用处。
不只是救急的钱,更是根绳子,把一村人的心紧紧拴在了一起。
那天晚上,苏瑶把账本拿回家,陆战野凑过来看:“这数字涨得挺快。”苏瑶翻到最后一页,上面记着“李寡妇:玉米面半袋”“二柱子:红薯三十斤”“苏婉:咸菜一罐”,突然笑了:“这哪是账本?是咱村的人情簿啊。”
窗外的月光照在账本上,把那些歪歪扭扭的字迹照得清清楚楚。苏瑶想起刚穿越过来时,觉得这七零年代的日子苦,现在才明白,苦日子里熬出来的情分,才最金贵。
这互助基金里的钱看着不多,真到了急难处,能顶大用。
第二天一早,苏瑶在基金账本的扉页上写了一行字:“人心齐,泰山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