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二十三章:七巧之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二十三章:七巧之夜 (第2/3页)

生的亲人,你总会与他团聚的。”

    “……团聚?”顾倾城蹙眉,拓跋怎么用了个团聚的字眼:“在生的亲人,除了父亲,还有谁?”

    旋即恍然道:“对啊,奶奶!这几日,奶奶也该到了。”

    拓跋默默微笑,也不解释。

    只温柔的摸摸她的头:“倾城乖,先吃饭。”

    “瞧瞧你,又当我是孩子。”顾倾城失笑。

    “在我眼里,我的娘子永远是可爱的孩子。”拓跋温柔的抚了扶顾倾城的鬓发。

    这样温柔的抚摸,竟是如此的熟悉,仿佛千万年就深深的印在顾倾城的心里。

    她的眼前,陡然又出现白无瑕的身影,他就是喜欢如此的抚摸小蝶的头。

    顾倾城的眼眸又开始湿润。

    吃过晚饭,他们出了饭馆,天还未黑,街上已经挂满喜气洋洋的灯笼。

    夜景繁荣,人头攒动。

    这里的人,不认识他们。

    他拉着她的手,放嘴里亲了亲,无拘无束的走在大街上。

    “在这偏僻的郡城,没人认识我们,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拓跋开心的低声道,“如果在都城,就不能像如今这般自在了。”

    “你就不怕有人跟踪咱们?”顾倾城笑道。

    “管不了那么多了。”拓跋开心的拉着她往街上走,比顾倾城还显得兴奋。

    大街商铺门前,都是卖巧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出来走动,观看别人巧手下的小玩意。

    “没想到七巧节竟是这般的热闹?”顾倾城倒有些出乎意料,惊喜道。

    “是啊,真的与都城不相伯仲。”拓跋点头道。

    “对了,皇宫也过七巧节吗?”顾倾城笑问。

    “宫里那些娘娘,难得有显露巧手的机会,自然也过七巧节。”拓跋道,“她们会极尽心思的做些新奇玩意,哄皇爷爷开心。”

    “做皇帝真好,不但被那么多女人捧在手心,还有杀伐之权。”顾倾城嘻嘻笑,“难怪那么多人不择手段。”

    “别把我算上。”拓跋悄悄在她耳畔道。

    街上有姑娘们在结扎草人,给草人穿花衣裳,谓之巧姑。

    有煮糖浆画糖人画的,画得惟妙惟肖。

    他们也让那手艺人画了自己,他们拿起对方的糖人画,分别把对方吃了。

    “娘子,如今你就在我肚子里,跑不了啦。”拓跋轻轻拍拍自己的肚子。

    “彼此彼此。”顾倾城也笑嘻嘻道。

    街上有拿彩线在结同心结,乞巧能找个永结同心的如意郎君。

    又有用大碗盛清水,而后将豆苗,青葱等物放入水中,看月下投物之影来占卜巧拙之命。

    有穿针走线,竞争高低;有剪窗花比巧手;有制作灯笼比手艺。

    有叫卖磨喝乐小泥偶,磨喝乐这种小泥偶多为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

    拓跋也买了一对做工精致的磨喝乐称作牛郎织女的小泥偶,两人一人一个玩耍着。

    “拓跋,为什么这玩意叫磨喝乐?”顾倾城手拿织女问。

    “磨喝乐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梵文译音传到中土,人们就把他们泥塑成七巧小泥偶。”拓跋道。

    他们走到一专门制作灯笼的摊档,拓跋看看跟随在附近的战英一一眼。

    战英心领神会,赶紧走去给了些钱那老板。

    拓跋就自己画画,制作起灯笼。

    他画的是顾倾城在海棠花下飞舞的画面。

    顾倾城也拿来画纸,画了幅拓跋在海棠花下舞剑的画。

    他们分别制作成灯笼。

    人们见他们的灯笼画郎才女貌,栩栩如生,竞相索取。

    男的不惜重金索买拓跋那画有绝世佳人的灯笼。

    女人也不惜拿头上珠花相换,希望换到顾倾城手上那个绝世俊男的姿容。

    拓跋对那些男人道:“这是我家娘子,别说你们只是出重金,就算是金山银山,我也不能相让。”

    “这只是一个灯笼罢了,公子怎么就不近人情呢。你还可以再画嘛。”某男道。

    “我娘子的灵气凝聚灯笼上,即便是一幅画,一抹影子,也不能随便送人。”拓跋喜滋滋的把灯笼提起来。

    另一边的顾倾城,那些姑娘也是苦口婆心的想让顾倾城让出手上灯笼。

    “这是我家相公,他可是醋坛子,即便是他的画像,你们恐怕也受不了他的醋味。”顾倾城非常珍惜手上灯笼。

    “不让就算了,不过画像罢了,有什么稀罕的!”

    “就是,不过是一破画像灯笼,有何稀罕的……”

    女人们悻悻而去。

    拓跋和顾倾城提着自己做的灯笼,挽着手,观看各种巧手比赛。

    顾倾城织了一只会飞的纸鸢,别人看着她的纸鸢会飞,都好奇的来观看。

    又有姑娘们央求顾倾城传授技艺。

    顾倾城也大方告诉她们,那会飞的纸鸢,不过是用细丝线操控罢了。

    而后,顾倾城将纸鸢挂在拓跋腰间,对拓跋道:“以后你南征北战,这只纸鸢,带着我的心,陪你一起出征。”

    拓跋拿起纸鸢,深情的道:“我便带着纸鸢,不离不弃。”

    拓跋看那些女子在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