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一十二章:孤独的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一十二章:孤独的王 (第3/3页)

倾城又像个孩子般劝慰道。

    拓跋焘看着可爱的顾倾城,微微噙笑颔首。

    “陛下若是觉得孤独,可以召见知心朋友,聊聊天,谈谈心,就像咱们如今这般,促膝长谈。”

    顾倾城眼眸流转,语气率真可爱。

    “促膝长谈?”拓跋焘喃喃。

    “对哦。”顾倾城道,眨着大眼睛。

    拓跋焘苦笑摇头。

    顾倾城蹙眉,又微微侧头,道:

    “又或者,陛下可以召见您的妃嫔啊。您后宫佳丽成千上万,总有讨得陛下欢心的。这样,陛下就不孤独了。”

    “倾城以为,皇帝有知心朋友吗?”拓跋焘微笑问道。

    顾倾城沉默一瞬,摇摇头,又点点头,而后喟叹:

    “……那倒也是,皇帝高高在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没有人的地位和权力与之对等。

    人人都说伴君如伴虎,所有人在皇帝面前都战战兢兢,没有知己朋友,更没有倾诉之人。

    怪不得所有的皇帝,都称自己为孤家寡人。”

    拓跋焘重重吐口浊气。

    顾倾城看着皇帝,带着些可怜的微微摇头:

    “看起来做皇帝,确实不容易,还真的挺孤独的。”

    “倾城算是朕的知己良朋了,能看出朕的内心孤独!”拓跋焘欣慰道。

    而后站起来,又伸手拉顾倾城起来。

    顾倾城有一瞬的犹豫,还是将手搭进拓跋焘的大掌心。

    拓跋焘紧紧握着她柔若无骨的小玉手,领着她往不远处的书案走去。

    顾倾城穿着及脚踝的百福纱裙,金线海棠花绣在襟摆。

    她身材高挑纤瘦,像一朵轻盈的花,行走间裙袂翩跹,竟如繁花缓缓盛绽。

    拓跋焘的心头情不自禁便感觉非常的舒畅。

    他们走到一张书案上,案上文房四宝俱全,拓跋焘挥毫写下孤独俩字。

    “古人造字奥妙无穷,倾城解解,为何他俩在一起,就成孤独了?”拓跋焘道。

    顾倾城拿过那张绢帛,默默的看着那孤独俩字。

    “倾城不敢在陛下面前卖弄小聪明。”顾倾城迟疑的看看拓跋焘道。

    “在朕面前,丫头尽可畅所欲言。”拓跋焘颔首道。

    看到拓跋焘鼓励的眼神,顾倾城也点点头。

    “……陛下且看,孤独这两个人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蝴蝶,足已撑起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

    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

    人间繁华欢声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

    孩童瓜果猫狗飞蝇彩蝶自然热闹,可都与自己无关。这,可能就叫孤独吧?”

    顾倾城娓娓道来,说得就像茶馆说书的先生。

    “好!人间繁华,唯我空余两鬓风。岂能不孤独。”拓跋焘颔首道。

    稍顿,又在一绢帛上写下一个王字。

    “小丫头,再解解?”拓跋焘微微抬下巴,晓有趣味的看着顾倾城。

    顾倾城身上散发出的淡淡幽香,宛如桃花初绽,芬芳醉人。

    拓跋焘早已陶醉其中。

    “那,倾城就放肆了?”顾倾城拿起来。

    “朕说了,在丫头面前的,只有孤独的老头。”拓跋焘微笑道。

    顾倾城语音曼妙,细细的分析着:

    “王,一把三穿起来就是王。

    即上达天意,下合地理,中通人性者,王也。缺一则不可。

    不通人性者,谓之曰工,罚其劳役。

    不合地理者,谓之曰干。失去老百姓的拥护,没了根基,给谁当王去?只好自己去干活了。

    不合天意者,谓之曰土,即下地。连天意都违背了,你不下地狱谁下地狱?

    看来,王,难当!”

    顾倾城最后撇撇嘴,摸着自己的下巴,微微摇头。

    虽然隔着面纱,拓跋焘也能看到她撇嘴的动作。

    拓跋焘嘴角噙笑,看着顾倾城的眼神越来越炙热。

    顾倾城又喟然道:

    “所以人人都道帝王风光无限,却不知这天下百事都承压在帝王身上,个中苦累,有谁知晓,有谁分担?

    能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若是个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昏庸皇帝,倒也罢了。

    可偏偏咱们的陛下知人善任,励精图治,从谏如流,节俭爱民。是个百年一遇的好皇帝。

    陛下这个帝王,岂会不孤独、不累、不可怜?”

    顾倾城在分析帝王之累时,又不着痕迹的大大拍了皇帝的马屁。

    把个拓跋焘听得身心舒畅,甚至飘飘然。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拓跋焘颔首赞许道,“有道是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倾城玲珑剔透,真乃朕知己也!”

    “谢陛下抬爱。”顾倾城垂首福身道,“能成为陛下知己,实乃倾城三生有幸。”

    拓跋焘又欣喜道:

    “潇湘水云的诗情画意,非倾城的绿绮琴,不足以尽其妙。

    倾城的琴艺才情,非遇潇湘水云的诗情画意,不足以尽其才。”

    “借问人间愁寂寞,伯牙绝弦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清风明月酒一樽。”顾倾城轻吟。

    “哈哈哈,朕这个钟子期,是当之无愧了?”拓跋焘朗声笑道。

    “倾城喜得知音,乃倾城之幸也!”顾倾城笑道。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