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恰到好处的节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恰到好处的节礼 (第3/3页)

里叽叽喳喳叫着的三十几只小鸡雏,就要回城去了。

    赵金莲舍不得儿子,就道。

    “儿子啊,家里住一晚,没早儿让你二哥把你送回去,不成吗?”

    “娘,先生晚上时候要给我们几个同窗,额外讲讲破题。

    我不好耽搁,也误了先生的好意。”

    方玉耐心同老娘解释,果然赵金莲立刻一迭声的嚷着。

    “那赶紧回去,先生看重你,咱们可不好不识抬举。”

    方圆儿在一边忙碌,家里给方玉嘴里这位先生准备了节礼。

    因为卖参的关系,今年的节礼比往年厚了两成。

    不但有一刀好肉,两刀好纸,两块好墨,一坛子好酒。

    方圆还让老爹用新麦秸,编了两只金黄色的小篓子。

    一只里装了八个苹果,一只则装了一小罐子的秋梨膏。

    这秋梨膏,是方圆儿用山上采的野梨,倒了空间泉水,添加罗汉果,野蜂蜜,大枣等一起熬制的。

    原本家里人都以为方圆儿胡乱捅咕,谁也没拦着,但也没觉得这东西多管用。

    赵金莲这个当年的,不愿闺女伤心,不得不捧场。

    这些日子,早晚都要冲一碗喝下去,真是一声都没咳嗽,惹得全家都欢喜。

    这般凑了六样,又体面又丰厚。

    最主要不涉及任何铜臭,只见用心。

    方玉听妹妹仔细说完,笑着摸摸妹妹的辫子,然后就坐了牛车回去县里了。

    说来也巧,看重偏爱方玉的这位先生,家里老妻正好因为秋雨寒凉,犯了咳疾。

    特意亲自上门请了孙大夫到家里。

    方玉过去送节礼的时候,见此就等了一会儿。

    孙老大夫没想到碰到方玉,就笑着招呼了一句。

    这先生姓童,突然想起县学里传闻方玉家里卖参发了财。

    于是恍然大悟般说道,“原来仲良家里的参被您老收去了?”

    孙老先生点头,笑道

    “是啊,那一对儿参可是好东西。”

    他还想再说几句,突然嗅得什么味道,就改了口。

    “方公子,这是带了什么好东西,我嗅着好似秋梨膏?”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