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出郊劝农 (第3/3页)
根本无法实行下去。
“有节帅在,是河东万民之福。”张孝纯说完,周围的人也不觉得他是在拍马屁,而是纷纷附和同意。
陈绍笑道:“凭我一人能济得什么事,说不得要咱们一起使劲,如今这天下局势纷乱,你我要同心戮力,形同一体,才能走的更远。”
张孝纯心里咯噔一声,暗暗琢磨节帅是不是在暗示自己什么。
他这人生的五官端正、眼窝较深,嘴皮子上面的胡须一撇一捺。他的眼神也比较特别,一看就好像在琢磨着什么计谋;虽然是正统进士出身,反而少了几分儒雅淡泊之气。
陈绍看他沉默,也没有过多在意,身居高位之后,下面有无数人揣摩你的心思。
你要是个个都在意,个个都有反馈,累也累死了。
只需要做好自己,其他的任他们猜去,真做出什么事来,自己再奖功惩过就是。
按理说,像张孝纯这种读书人,是轻易不会搞劝进啊什么的。
但是唯有一点会出现意外,那就是他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感受到了某种大势。
张孝纯在汴梁做过官,见过大宋的那一朝君臣。
不怕货比货,就怕人比人
如今的陈绍,给他的感觉十分独特,他亲眼瞧见陈绍走到那些泥巴地中。
还伸手抓了一把土,手指捻动在鼻端嗅了嗅。
他提出的问题都很有见地,也能够安静下来聆听老农们的声音。
漫说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节帅,就是一般的州县小官,也未必能做到。
史书上描绘那些贤德之君,常有杜撰,但这个是真的,是他亲眼见到的。
张孝纯此时,有些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这一回可能真选对了!
史书是会唾弃那些贰臣,但唾弃的都是失败者。
有拥立从龙之功的,就另当别论了。
——
府州古城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位于黄河边上,东濒黄河,北临草原、大漠,南瞰河西诸州。
而且正好位于宋、辽与西夏的边界交界处,三面受敌。
府州城东面有黄河天堑阻隔,常孤悬于西北,为大宋阻挡“西北二虏“东进南下的军事要冲。
如今好了,四面都是定难军地盘,再也不用以一敌二,甚至以一敌三了。
唐末时候,折氏先祖折宗本迁居府谷,其孙折从阮于后唐时期正式建府州城,并任首任刺史,开启折氏世袭统治。
府谷,百花坞,永安军节度使白虎节堂内。
折可求一身戎装,正襟危坐。
他刚刚送走了前来答谢的刘光烈使者。
鄜延军这次重新得到了增强,而且后面有了更大的势力站台。
折可存面带愧色,说道:“大哥,是我莽撞了。”
折可求摇了摇头,说道:“这事怪不得你,当时的情形,要我也会这么干!”
他们这一动作,彻底暴露了野心,在没有足够实力的时候,暴露出野心是很可怕的一件事。
折家隐忍这么多年,一直给大宋营造的那种忠心耿耿的形象,几近崩塌。
“如今咱们被陈绍四面围住,想要有所作为,我看是难了。”折可求说道:“当今之际,最紧要的是保住府谷如今的地位。”
没有任何一个人,会乐于见到自己地盘内,有一个国中之国。
以前大宋能容下折家,是因为折家位于宋辽夏交汇处,折家在这里可以帮自己打仗。
“想要取消陈绍的疑心,我们不得不付出一些代价了。”折可求扭头对折可存说道:“二哥,我们主动请缨,去前线助战!”
折家军轻易不会离开驻地,因为他们以前要面对的敌人很多。
折可存点了点头,好像真的只有这么一个表达忠心的方式了。
“大哥,你说这天下会是陈绍的么?”
“不好说,不过目下他的希望很大。”折可求心中叹了口气,当初定难军说是要自己策应,他们从暖泉峰出击的时候,自己还怀疑过。
他疑心定难军不是要去云内诸州和女真人拼命,而是要趁机拿下府谷。
所以折可求尽管表面答应的很痛快,但也偷偷在暖泉峰附近,布置了兵马,防备他们
后来事实证明他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定难军还真上了,关键是还真打赢了!
关键时候,自己这种手里有兵的,得比其他人更积极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