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环保政策下的供应链调整 (第2/3页)
道:“张老板是咱们联盟的老伙伴,他的厂子要是倒了,咱们的供应链就得断,对谁都没好处。我提议,咱们凑钱帮张老板升级设备,以后他的外壳按成本价供应给联盟成员,这样既能保证供应链稳定,又能符合环保政策,大家觉得怎么样?”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就炸开了锅。做育苗基质的王总皱着眉:“林总,不是我不乐意帮,可五十万不是小数,我这小本生意,一下子拿不出多少啊。”旁边做园艺工具的刘总也附和:“是啊,年底正是要钱的时候,工人工资、原材料款都等着付,我最多能拿两万。”
张老板坐在角落,头埋得更低了,手指抠着桌角的木纹,心里又急又愧——他知道大家都不容易,可这是他唯一的活路。林舟看了眼众人,从钱包里掏出张银行卡,放在桌上:“我先拿十万,这是我个人的钱,不算公司出资。张老板的厂子保住了,咱们联盟的供应链就稳了,长远来看,对每个人都有好处。”
做化肥的赵总愣了愣,随即也掏出手机:“林总都带头了,我也不能落后,我拿五万!之前我家化肥滞销,还是张老板帮我联系了几个乡镇农资店,这份情我得还。”做花盆托盘的李总也点头:“我拿三万,虽然不多,也是份心意。”
有人带头,其他人也纷纷响应。“我拿两万!”“我拿四万!”“我这边能凑三万五!”不到半小时,桌上的钱和转账记录加起来,已经有五十四万了。张老板看着眼前的场景,眼泪一下子就涌了上来,他站起身,对着众人深深鞠了一躬:“谢谢大家!谢谢林总!以后我张老三的厂子,就是咱们联盟的厂子,外壳保证质量,价格绝对最低!”
林舟拍了拍张老板的肩膀:“都是一家人,不说这话。你赶紧回去联系设备厂家,争取早点开工升级,有什么问题随时跟我提。”
接下来的一个月,林舟几乎每周都要去张老板的厂子看看。一开始,车间里满是油污,旧设备轰隆隆地响,排出的废水泛着黑色的泡沫,工人们戴着口罩,脸上还是沾着灰;升级设备时,厂家的技术员蹲在地上调试机器,张老板跟着忙前忙后,连饭都顾不上吃;等新的环保设备安装好,车间一下子亮堂起来——白色的新机器排列整齐,废水处理池里的水变得清澈,排气口再也没有刺鼻的塑料味,连工人们的笑容都多了。
三个月后,张老板拿着“环保认证”证书,兴冲冲地冲进林舟的办公室。证书上的红色印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