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晴晴育儿社 (第2/3页)
笑了,伸手握住他的手。她的掌心带着薄茧,那是从前打理花圃时留下的印记。“你忘了?我怀宝宝时,天天抱着育儿书看到半夜,比高考还认真呢。”她仰头看着他,睫毛在眼睑下投下浅浅的阴影,“再说,不是还有你吗?你帮我做宣传图,我去跑场地,咱们俩分工,肯定没问题。”
院子里的月季不知何时开了,淡粉色的花瓣被风吹得落在窗台上。林舟看着妻子眼里的光,忽然想起他们刚创业做智能花盆时,她也是这样,抱着一堆图纸闯进他的出租屋,说要做能自动浇水的花盆,让城里人种菜也能轻松些。那时的她,眼里也是这样的光,像淬了火的星星。
“好。”他轻轻点头,喉结动了动,“资金和人手都不用你操心,我来安排。但答应我,每天不能超过六个小时,按时吃饭睡觉。”
苏晴猛地站起来,差点带翻身后的竹椅。她扑过去抱住林舟的脖子,发丝扫过他的脸颊,带着淡淡的洗发水香味。“我就知道你会支持我!”她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温热的眼泪落在他的颈窝,“林舟,我不想只做在家带孩子的宝妈,我也想做点有意义的事。”
林舟拍着她的背,目光落在远处的山峦上。夕阳正一点点沉下去,将天空染成橘红色,山尖的轮廓渐渐模糊。他想起刚结婚时,苏晴说想让每个普通人家的阳台都开满花,如今他们的智能花盆已经卖往十几个城市,而现在,她又想把温暖带给更多的人。
接下来的一周,家里的灯几乎每天都亮到深夜。苏晴把宝宝交给月嫂照顾,自己泡在书房里修改计划书。林舟则利用公司的资源,联系了乡镇卫生院的院长,对方一听是公益性质的育儿讲座,立刻答应免费提供场地。他还设计了宣传海报,用苏晴拍的宝宝照片做背景,上面印着“晴晴育儿社,和宝妈一起成长”的字样,贴满了附近的村镇公告栏。
活动当天,天刚蒙蒙亮,林舟就开车载着苏晴去了卫生院。乡镇卫生院的院子里种着几棵老槐树,浓密的枝叶遮天蔽日,地上落着一层厚厚的槐树叶。苏晴穿着浅蓝色的连衣裙,手里抱着用泡沫塑料做的婴儿模型,脚步轻快地走进会议室。
林舟帮她把投影仪调试好,又给每个座位上放了一瓶矿泉水。七点半刚过,宝妈们就陆续来了。她们大多穿着朴素的衣服,怀里抱着宝宝,有的还背着装满尿布和奶粉的背包。一个穿碎花衬衫的宝妈看到苏晴,有些拘谨地问:“你就是苏老师吧?我是张家庄的李娟,听村支书说你这儿教做辅食,我特意赶过来的。”
苏晴立刻笑了,拉着她的手往座位上引:“快坐,一会儿咱们详细说。你家宝宝四个月了吧?正好今天教的就是初期辅食制作。”
八点整,会议室里已经坐满了人,二十多个宝宝的哭声和笑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热闹的交响曲。苏晴站在讲台上,手里举着婴儿模型,声音温柔却有力:“大家好,我是苏晴。今天咱们先讲怎么给宝宝拍嗝,很多宝妈都问过我,宝宝吃完奶总吐奶,其实是拍嗝的方法不对。”
她边说边演示,将模型的头靠在自己的肩膀上,一只手托着模型的屁股,另一只手呈空心掌,轻轻拍打着模型的背部。“注意要用手腕的力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