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礼仪规矩 (第3/3页)
不见好,众太医把一身官服脱在地上,求皇上另请高明,不是他们治不好,是太子治好了也会落得残废。
最后还是皇帝不顾群臣反对,亲自去了那鸿鹄药庐求了药,这九转回春金疮药就是当时给太子殿下骨头上生肉的药啊!
药效自是不必说,太子现在一点病根都没落下,所以他才不敢置信的问出那一嘴。
此时的清河就像是没了老婆孩子,这两年太子偶有小伤,他就想着把那神药拿出来给太子用上,太子每回都摆摆手,笑着说,不碍事,小伤。
他就不知道了,那裴昭训半个月就能好的膝盖,怎么着就比殿下还重要了呢?
但是他也只敢心里想想,说是万万说不得,做好奴才,揣摩主子心意是次要,听话才是最重要的。
清河一溜烟跑出去拿药了,裴知意的屋子里就只剩下她和医女,太子坐在外面不说话,医女在慢慢给她上药。
“不哭了不哭了,是臣女手重了吗?”
裴知意还在流泪,听了这话摇摇头,一阵恍惚。
她小时候有一次发高烧,大人们都不在家,她揪着阿姐说冷,裴之歌那时也是个小孩,就只能抱着她,把她搂在怀里,一遍又一遍的哄:
“不哭了不哭了,阿姐在这里,不用怕。”
她现在在这不自由的宫里,吃个饭都会被骂,阿姐一定过的很好吧。
她当时进宫的时候还想着,自己若是成了什么“昭训”,阿姐的夫家人,也能多看重她一点吧。
想到家人,她就没那么委屈了,进宫也是自己选的,不就是摔了口子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小医女一边安慰她,手头的动作却是不影响,小心翼翼的动作把她的伤处裹得严严实实,又细心又贴心。
赵承基进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个场面:她的小昭训光着半条腿,右腿膝盖处被纱布裹了起来,就是医女手不够巧,那布带末端的结系的丑丑的。
裴知意的双眼通红,像个杏仁一般肿了起来,小嘴撅起,看着赵承基进来,也不行礼,眼睛一瞟,转头看向窗外的雀儿去了。
还是那医女打破了二人的僵持,把伤患包扎完,就向太子殿下复了命,太子问了一些将养的注意事项,她一一回复,一字一句充满严谨与认真。
“嗯,你下去领赏吧。明日换银医女来,将注意事项都交代清楚。”
只见这小医女脸色一僵,好像是想说什么,抿了抿嘴,又咽了下去:
“臣女遵旨,太子殿下万福金安,臣女告退。”
一般来说,医女照料一个贵人,鲜有中途换人的。
不过这些都是以前的规矩,自打银医女入宫,医术精湛,在贵人面前会说话,哪宫的女眷有了病痛都爱叫她,就连宫外的诰命们也没事叫她过去领脉。
她已经有整整两年没侍奉在贵人跟前了,太医院医女的月例不到一两,扣去层层上贡所剩无几,更多的还是靠出诊的分红和侍候贵人们得的赏银。
银医女会说话,太医正们出去都喜欢带着她,那些贵人们也喜欢那个聪明伶俐的医女,饶是她会的太多,使出浑身解数,也没人想留她——
毕竟这些贵人们,养尊处优,哪来的疑难杂症?医女就来个伶俐讨巧的,给贵人们解解乏,那才好用呢。
前天太医院话事人知会她,等到了月底还没人用她,不如早些出宫开个小医馆,言语间也是不喜她只会拿月例,吃干饭。
出了宫她一个小姑娘哪有能力开医馆?今年年关之时她没有往家里寄银子,她家大夫人差人写了信到宫里骂她,说再不寄银子,就找人把她从宫里退出来,给王员外当侍妾,能有十两银子聘礼。
关于前途和命数,她没想那么多,只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要她还是太医院的小医女,就要好好照顾自己的病人。
正当这个小医女默默在一旁收拾自己的药箱,准备告退的时候,床上的裴知意开口了:“银医女?为什么要用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