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稳中求乱 (第2/3页)
就往深处跑。”
晌的声音压低,仿佛回到了那个黑暗压抑的环境,说的很逼真:
“我们知道[假面]很可能马上就会追下来。
在路过某个岔路口的时候,我急中生智,把我自己的手机,还有二丙的执法仪,朝着其中一个方向用力扔了出去,希望制造出声响误导他。
然后,我们俩立刻反身,钻进了另一个方向的管道里,找了个凹陷处,屏住呼吸藏了起来,全身都泡在冰冷的污水里。”
李晌是有讲故事的天赋的,侯文栋跟着代入进去,有种身临其境的紧张感。
李晌观察着侯文栋的表情,很轻易推理出对方并未怀疑自己在撒谎,遂继续道:
“现在想来,我俩当时真是赌对了。
[假面]估摸着也没想到我们会往下跳,可能都愣住了一下,没有立刻来追我们,而等他跳下来时,果然被我们扔东西制造出的动静吸引,朝着那个方向追过去了……”
李晌说到这儿,脸色微微有些尴尬道:
“不过,[假面]的脚步声很轻,时有时无的很吓人。
我俩一直藏在污水里,实在听不出来他到底走了没,所以,就一直没敢动,也不敢爬出去,生怕他还没走,就在外面等我们俩自投罗网呢。
直到后来……不知道过了多久,我们听到上面传来了嘈杂的脚步声和呼喊声,仔细分辨,确认是同事的声音,我们才敢确信[假面]应该是真的离开了。
然后,我们才赶紧出声呼救……后面的事情,您应该都知道了。”
李晌说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仿佛重新经历了一遍那场生死逃亡,额头上再次布满了冷汗,既有后怕,也有身体依旧虚弱的缘故。
很显然,一名真正出色的神探,必然是登峰造极的撒谎大师。
就像李晌所精心编织的这番谎言,无论从事实证据的铺陈,还是逻辑推理的严密性来看,都近乎完美,几乎无懈可击。
甚至于,若有人心存疑虑,转而询问常二丙,所得到的证词也依然能够与之相互印证。
不仅如此,为了彻底杜绝他人怀疑他们事先串供的可能,常二丙的答复还会刻意与李晌的表述并不完全一致,在若干细节上留有细微出入。
譬如,李晌会详细解释为何果断跳入下水道,而常二丙则可能只说自己是下意识想逃,却还没来得及转身就被李晌一把拽了下去;
再如,李晌声称当时正在“附近巡逻”,而常二丙却会老实交代,说他们其实是在“摸鱼”,正打算溜去不远处的某个夜场寻乐。
这种来自不同视角,无伤大雅的细节偏差,反而会进一步增强证词的可信度,令人更难生疑。
唯一的破绽就是特派员此刻跳出来戳穿他。
除此之外,便是[假面]或者冯矩或者马斌,跳出来戳穿他,他也有信心跟他们当面对质,把假的辩成真的。
侯文栋自然不会真的大费周章去审问同样在昏迷中的常二丙,他又不是真的怀疑李晌。
他问这些不过是官面文章,走个形式过场,是为了等会儿去跟王新发议员汇报时,能够事无巨细地还原出事件的“完整”面貌,来展现出自己作为秘书的周全与高效。
大家都是为王议员办事的“好同志”,是同一艘船上的人,讲究的是同心同德、共克时艰,怎么能随随便便就互相猜疑呢?
这些询问不过都是同事间正常的嘘寒问暖罢了。
因此,在听完李晌这番惊心动魄、逻辑自洽陈述后,侯文栋脸上露出了恰到好处的感慨与后怕,他长长地吁出一口气:
“李队啊,旧纪元有句老话说的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次意外,恰恰证明了你的坚韧和运气。
如今更有议员的鼎力支持和深切看重,这就是你最大的后盾。
只要把眼下这件棘手的事情办好了,迈过这个坎,前面就是一片坦途,巡捕房局长的位置空了太久,谁有能力又有忠诚能坐那个位置,议员心里都有数的。”
李晌的脸上肌肉细微地抽搐了一下,扯出感激而沉重的笑容。
侯文栋又善解人意的帮李晌证明清白道:
“如此说来,你的公务车莫名其妙出现在翡翠花园门口,就完全解释得通了。
必然是[假面],在化工厂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