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四章 义结金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四章 义结金兰 (第2/3页)

不辞!”

    周瑜答应和孙策结拜主要是孙策有着行侠仗义之心,即便将来世道再艰苦,

    孙策也不会沦为贼寇,他也知道孙策很有本事,将来承接孙坚的衣钵,一定是大有可为,

    不是能做到州牧,就是能做到刺史,也一定会被朝廷加封将军的头衔,所以当孙策提出要和他结拜时,周瑜才会一口答应孙策,认孙策为兄长。

    时间来到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三月初五日,献帝的车驾到达长安城,先被安置在京兆尹的府上,等到宫殿整修完毕,才搬入宫中。

    此时董卓还留在洛阳坐镇,而长安朝堂上的大小事务都交由司徒王允负责。

    王允在外补救缺失,在内为王室筹划,很有大臣的风度,从天子到文武百官,都倚靠王允。

    王允对董卓曲意逢迎,让董卓一直信任王允,其实王允早就对董卓起的杀心,正在想法子除去董卓。

    董卓从并、凉二州调来到数万的铁骑往洛阳的方向移动,以对抗关东联军,并令其部将东郡太守胡轸为大都护,

    领骑督吕布及众多步骑校督,还有部将华雄、徐荣、段煨和樊稠各自领兵往司隶边界方向移动,以对抗关东联军。

    董卓还滥用权力,征招二十五万民夫,在长安城以西两百五十里处筑城,这是一座属于他自己的城池,不过却是动用公家的资源。

    而被征招筑城的民夫有许多都是刚从洛阳来的百姓,在他们刚到长安时,就被通知要去筑城。

    有些百姓收到要去筑城消息时,终于忍受不了,因为他们能从洛阳步行来到长安,

    为了生存或多或少都会吃到人肉,否则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渡过漫长的路途。

    他们在步行途中只要谁倒下就吃谁,因此董贼的自私行为彻底引发民怨,有不少被通知要筑城的百姓起身抵抗,

    不过他们下场就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死,千名起事的百姓被处死后,被征招的民夫都配合前去为董卓筑城。

    董卓因袁绍的关系,下令将袁氏一门满门抄斩,包括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袁术的大哥太仆袁基,

    及其袁府男丁五十余口,虽然袁氏一族被杀害,但是汝南袁氏底蕴依然存在,恰好让袁绍捡了大便宜,

    袁绍自命为汝南袁氏宗族族长,接获袁氏在汝南的资源,这让袁术得知此事后就开始对袁绍感到不满。

    当关东联军盟主袁绍获知此事时,对董卓和其底下的部将,率领军集结洛阳时,

    感到心生畏惧,在得知董卓从并、凉二州调来到数万的铁骑,不久后就会到达时,袁绍已经不知所措。

    此时的曹操自告奋勇,带领他底下所有的士兵出战,而张邈拨出部分军队,派部将卫兹率领,随曹操一同进军。

    曹操和卫兹的军队进军到经洛阳途中的重要补给站荥阳治下的汴河,在那里遭遇徐荣率领的敌军。

    双方经过一日激战,杂牌联军根本不是一般正规军队的对手。

    曹操和卫兹的军队惨败,死伤甚多,卫兹、鲍韬阵亡,鲍信负伤。此外,曹操中箭负伤,

    他的马匹同样中箭受伤,要不是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马匹让给他撤离现场,恐怕他也可能遭遇不测。

    徐荣想趁胜追击进攻酸枣的联军,但徐荣观察到曹操军即使人数上处于劣势也激战了一个白天,

    设想攻酸枣和这样的一群人作战,恐怕想赢是件艰难的事,于是徐荣放弃进攻,当下撤回荥阳的驻守地方。

    负伤的曹操回到酸枣后,见到各路诸侯的人马十多万人,每天只是喝酒聚会,没人图谋进取,

    曹操先是谴责这些诸侯,后又为这些诸侯拟定作战策略,可没有诸侯采纳曹操的策略,

    因为和董卓的部队作战会消减兵力,等于削弱自身的实力,因此没人采纳,于是心灰意冷的曹操最先率部下离开。

    在曹操离开以后,驻扎在酸枣的诸侯,在粮食吃尽后,兵众四散,开始起了内哄,演变成部队交锋,

    东郡太守侨瑁被兖州刺史刘岱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