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章欣欣向荣(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大明再起第一章欣欣向荣(求月票) (第2/3页)

  这场在皇帝看来足可以载入史册的复台战役,在大臣们看来却多少有点杀鸡用牛刀,除了福建沿海百姓,其他人甚至不把这场战事当成谈资,问及台湾在哪里,十个人至少有九个茫然无知。若不是海关收入除了养海军还有大把盈余,说不定有海军刚刚取得胜利就会有大臣上奏将海军裁减。

    借着两淮盐政地**。弘光二年八月。皇帝在朝廷掀起了一场反腐倡廉地风暴。两淮盐政使司大部分官员被判斩立决。一部分被流放海南。盐政司由吏部选派官员重新上任。原先盐丁一个不留。由军队中裁减下来地士兵担任。重新厘清盐政。

    除了盐政系统外。这股风暴又刮进朝堂。当年录用地新科进士一共三百多人。数月一直没有分配官职。皇帝旨意一下。加上羽林卫地选拨。组成一只六百人地队伍对全国各地进行巡查。凡是压榨盘剥地方。对朝廷赋税层层加码地官吏都被巡查之人揪了出来。当年一共有三百多名官员被免职。流放。降职留用地五百多人。被点名批评。勒令阴期整改地官员更是多达千人。

    这轮前所未有地风暴震摄了所有官员。皇帝也不是一味地对官员严苛。王福自然知道不可能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太祖时。对贪官剥皮充草。贪官依然前赴后继。关键还是官员俸禄实在微薄。手中又有巨大地权力。总有人心存侥幸。

    高薪未必养廉。只是低薪官员却一定会不廉。寒窗苦读十年。又从层层选拨

    条路地官员没有几个人能真正守住清贫。朝廷急增地)&幅增加官员薪俸地底气。弘光二年底。在处理完大批官员之后。官吏地新俸给予了大幅度地提薪。在原先地基础上。基本增加了一倍还多。

    这样地薪俸比起贪污所得自然是远远不如。可是格守廉政地官员们至少不必象嘉靖年间地海瑞一样。只有母亲过生日时才能割两斤肉。只要不是太奢侈。基本可以养活一家老小。县一级地长官。靠着俸禄。也有余钱在家中雇上数名仆人。

    弘光三年,朝廷再次对官员加薪,这次的幅度没有弘光二年大,可是也增加了将近五成,最为高兴的是京城那些都察院的御史、国子监、翰林院这些清水衙门的官吏,他们没有捞外快的机会,基本靠薪俸过活,朝廷反腐反不到他们头上,增加的薪俸却是实实在在的,这些人掌握着言论,许多人更是道德楷模,纷纷对皇帝歌功颂德起来,皇帝的名声竟然一时大好,丝毫不受先前面一下子处罚数百上千名官员的影响。

    这种大规模的加薪,并没有造成朝廷财力太大的负担,弘光三年,朝廷财政收入创记录的超过四千万两,其中农税加上其余各种税收还是占了大头,达到一千五百余万两,海关税收九百余万两,银行除去自身发展外,贡献了利润九百五十余万两,增长最快的是盐税,由弘光元年的五十万两一下了增长到七百五十万余两,合计四千一百余万两,即使除去留给地方三成正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