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渐漏锋芒 第一百七十五章 搭台做法 (第2/3页)
别调制的朱砂墨,本身就有驱邪压煞的作用。砚台不用多说,盛墨用的,有时也在底部刻上符咒,暂做镇坛法器。主要是剑的变化,这次我没有选择用熙剑,因为它威力太强并不适合这种辅助做法。而且其晋升以后,锋利无比,用它做法有拆散法台的危险。于是在芝兰的大力赞助下,我用一根百年枣木桩做了一柄法剑。
这根枣木桩也不是凡物,乃是枯木逢春,梅开二度。由枯枝上演化生机而生,再经过山野间吸收数百年的天地灵气而成。天生就有辟邪化煞,趋吉避凶的功效。再经我用特殊手法祭炼,一经出世便就是一枚上品法器。
虽说潜力和威力都没法和熙剑比,用在做法和日常低调使用上却是更胜一筹。而且也是为了唐雅熙日后准备的,虽然唐雅熙修了佛家的本相法,但是并不妨碍她有一把驱魔法剑。
“啧啧,美女配法剑,妖魔鬼神也抖擞啊!”光是想想都令人感到神往,血脉喷张。
咳咳,说跑偏了,书归正传。
在那些常规法器旁边,还有一灯,一铃,一铜盆。灯是寻魄灯,上次在寻找凶手的时候也用过。这次我却是又改装了一下,将寻魄换成了寻神。洁白的灯罩上画满了意味森然的寻神符,看的人心神恍惚,仿佛可以吸走神魂。灯心是用刘先生穿过棉衣上的棉花捻成的,浇上特制的油料,可以保证入高空而不熄,低氧燃烧达三个小时以上。
铃是震魂铃,铃身由上好的黄铜铸成,里面还加了一些特殊材料。最主要的是上面刻了十二道醒神符,施法以后可以无视距离,将声音传到想要交流的人的耳中。且具有强大的灭魔作用,铃音一响,群魔辟易。芝兰用一座汉代就加持过的佛像,才从一位同道中人换得,颇为珍稀。
铜盆没有什么讲究,市场上买来的风水盆,只是里面装的水有些难得,是无根水。这种无根水指的可不是雨水,而是清晨百花上第一滴露水集成。虽然比较常见,但是收集起来很是费心费力,自然价格不菲。京城灵异圈流传着这么一句话,“一滴百花露,十两百炼金。”一滴露,十两金,可以说是天价了。
所有法事道具准备完毕,我登上了法台,而庄无色和芝兰紧紧跟随在我身后。上了法台,两人站在了我身后的不远处,各自拿出法器,为我护法。
我在供桌前立身端正,先是闭目沉心静气的念了三遍清心诀,这才睁开眼,抄起桌上的枣木剑,甩了几下花招。
这耍花招可不是为了好看,也属于一种自古流传下来的仪式,只在最大型的法台上才会施展。为的是告诉四方神灵,八方鬼怪,某某人今天在此大作法事,你们千万不要来干扰,否则就别怪这剑下无情。
胡萝卜加大棒是自古以来的交往手段,耍完花招恐吓完毕,就要对它们进行安抚。我另外一只手将一碗混合了浆水的米汤从供桌上端起,向法台下泼洒而去,又撒了一把黄澄澄的纸钱,算是贿赂它们。一番折腾就已经过了十多分钟,而此时月上眉梢,却快接近子时了。
我心知不能耽搁,将碗一丢,法剑一竖,左手结剑指按在枣木剑身上,闭目念起开坛咒。叽里咕噜的声音在我口中飘出,我忽然猛的大眼一睁,喝了一声“着!”
接着用法剑向青铜大鼎内的三根檀香一一点去,被法剑点到的檀香无火自燃,氤氲的香气顿时飘荡在法台之上。如此便是起坛成功,可以正式做法了。
将法剑放下,我提起朱笔,在黄纸上迅速画下七张引路符。收笔,运行元气到符籇上,然后将一打引路符向着法台前方丢去。七张引路符一字排开,却是不符和地球引力的,斜斜向上空飞去。飞了好一会儿,才无火自燃,化作了七团火光停留在了半空之上。
我手下动作不停,双手结剑指,运行元气点向寻魄灯。被我一指,寻魄灯蓦然而亮,直向天空中升去,而那上升的轨迹,正是之前的那七张引路符留下的。每撞到一张引路符火,寻魄灯便明亮一分。到最后七火皆灭,寻魄灯已如另一轮明月高挂空中。
在寻魄灯灯架上,有一符纸搓成的绳索,将寻魄灯与法台相连。那寻魄灯飞的虽然高远,却也不会脱离法台,不见踪迹。
待寻魄灯完全架好,我将拴着寻魄灯另一头的绳索浸到铜盆里。左手掐诀在铜盆里晃了三晃,铜盆里的无根水忽然不合常理的燃了起来,腾起明蓝色的火焰。
我抬头一看天际,时辰差不多了,待月亮的位置与寻魄灯重合时。我开启了“圆月寻神法阵。”
只见寻魄灯高飞天际,吸纳月亮精华,由符纸绳索传导到铜盆中。此时铜盆高中升起的明蓝色火焰在接触到月华后突然熄灭,无根水瞬间变成了浑浊的奶白色。却是圆月,寻魄灯和铜盆连成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