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一章 庆阳王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一章 庆阳王家 (第2/3页)

西北地域,都乱成了一锅粥,楚行这边儿还算好一点,他们的要求苛刻一些,但是他们一旦离开了家乡,遇到了其他官兵,亦或是反王的军队,真的是连一条活路都没有。

    庆阳府,安化县。

    王承恩家族便在这一代有着莫大的影响力,随着王承恩在楚行军中任职,他们家中逐渐恢复了气势,土地和田产都重买购置回来不少。

    而且他们也修建了巨大的堡垒,虽然这一次,流贼横行,但是却被他们家族的青壮打跑,保住了元气。

    王家人都觉得,这一次流贼走后,他们又可以光明正大的扩张一波了。

    只是谁都没有想到,一直低调的楚行忽然来了。

    当楚行的实力进入庆阳,便迅速铺开了军队,各地的士绅和地主跟王家一样,都有一种崩溃的感觉。

    因为平山墩不仅仅是消灭流寇那么简单。

    杨鹤之前见过楚行,谈过庆阳府一带的情况,他跟楚行所言的是,西边儿的情况一团乱麻,到处都是在打仗,但是没跟楚行提及过战斗力。

    因为老人家对于战斗力并没有清晰的认知。

    在他的眼中看来,士兵只要拿着刀砍杀人,就已经是极其凶残了。

    但是真的当这些流寇跟平山墩的士兵交锋的时候,他们所展现出来的战斗力实在是太弱了。

    那些没有铠甲的流贼,没有锋利武器的流贼,面对遂发铳的时候,根本就像是以卵击石。

    往往一个冲锋下来,平山墩这边儿甚至还没对他们发起冲锋,他们自己就崩溃了。

    这仗接下来,压根就不用打了。

    因为平山墩跟官兵还有不同的一点,那就是他们拥有大量且经验丰富的骑兵,他们会像是镰刀割麦子一样,一茬一茬的将这些人杀死。

    楚行敏锐的发现,反贼的战斗力也在急剧减弱的一种状态。

    虽然说,朝廷官兵在剿匪中,所遇到的情况,是越来越艰难了。但是实际上,根据楚行的观察,其实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随着战争的持续,官兵和流贼都被消耗的不行,双方的战斗力都在急剧减弱。

    这也就不难看出,为何洪承畴在西北打的热火朝天,一旦遇到女真人就不行了。

    这也可以思考,为何到了明朝最后一口气即将咽下的时候,孙传庭只靠杀大户,就能组织出一支亲兵,跟李自成打的头破血流。

    实在是打了那么久,大家都不太行了。

    但是这方面的困境,楚行却是没有的。因为从始至终,楚行对于战争的介入程度,都不是非常高,他的战争基本上都是跟草原打的。

    而哪怕是他跟流寇之间,比如说赵四发生了战斗,楚行的投入和收入也是成正比的。

    因为在赔钱的战斗,楚行都会收货大量的人口。

    剩余的其他时间,他都是努力耕耘种田,发展贸易的。

    所以眼下,当他的大军向西开进的时候,那真的是势如破竹,没有可以阻挡的人。

    当楚行感觉,流寇没有那么难处理,主要矛盾便从镇压流寇,转移到了镇压世家和大地主上了。

    毕竟他拿下庆阳府,可不是为了让这些世家和大地府、富豪继续作威作福的。

    他考虑的肯定是地方的稳定,已经能否为他源源不断的提供财政收入和兵员。

    一些闹事的,行为不端的,为百姓所记恨的世家成了他的目标。

    楚行每到一地,会借鉴之前的安塞模式,召开大会,将当地各行各业的人都集中在一起,商谈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本地的元气。

    眼下庆阳府跟安塞那些地方不一样,安塞是属于蛋糕已经做大了,而庆阳府这些地方,是属于在有限的时间内,蛋糕就那么大,想要有人吃饱,就必须有人放血。

    不消七日,已经有四五个官宦之家、地主之家,因为各种不可描述的原因,被破灭了。

    就连王家都吓得躲在家中不敢出门。

    虽然大家都宣称,楚行的兵,只要做事情不过分,不欺负百姓,不蓄养农奴,就不会有麻烦,但是王家的人,还都是担心。

    毕竟楚行所言的善,他的定义并不是非常清晰。

    「家主,家主,大事不好,官兵登门了。」

    不论什么年代,官兵进门都不是好事,更不要提平山墩这帮压根就不用他们劳军,主动送钱人家都不要的军队。

    王家家主听完之后,心惊肉跳,感觉双腿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