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大明丧失战略主动权 (第3/3页)
。
此时,一支一千余人的商队,也自东向西前行。
如今这世道混乱,商队一般都跟镖局合作,上面插着猎猎作响的大旗,上书镇威镖局。
当然镖局战斗力还算是可以,也只能勉强抵御一般的山贼,若是遇到大规模的义军,也是难堪大用。
车厢里都是西北最为紧缺的粮食,这些粮食是平山墩最喜欢的物资,不论南北的商队只要将白花花的大米运送到平山墩,便可以换取战马、肥皂、呢绒等商品,如此来回一趟,起码的利润。
这支商队的主人姓沈,苏州人,年纪四十左右,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这时他正在跟途中偶遇的一名书生交谈,「去岁西北乱的那才叫一个厉害,若不是出了个游击将军楚行,这陕西还不知道乱成什么样子,不过今年看样子是又有所反复,也不知道游击将军是否能压得住。」
那书生当即拱手道:「还得谢谢沈东家,若不是您出手援助,在下已经死在路上了。」
这书生看起来十七八岁的年纪,面容英俊,只是面目紧随,身旁一架车,上面摆满了书籍,在他后面,亦是有十几名家丁跟随。
旁边儿的车厢里,还有个姑娘一直在咳嗦,每一次都让少年颇为关注。
见少年神色为家人病情困扰,那沈掌柜开口说道:「我听说平山墩有一名医唤作吴又可,或许可以诊治公子家人之疾。」
这话让少年脸上的愁云也少了些,他对着车厢喊道:「清兰,可曾听到,都说平山墩有名医呢,你还有救。」
车厢里传来了一道颇为柔弱的声音,不过柔弱之中却透着一股刚强,「象哥儿,我没事的。你不必担心我。」
过了一会儿,这姑娘又缓缓的说道:「象哥儿,若是我真的不行了,你一定要早日寻个佳人,不要为我耽搁了。」
少年连忙喝道:「清兰,你说的什么话,莫非忘记了,你我的海誓山盟了吗?」
听少年的呐喊,车中的姑娘不由的一脸的幸福之意,半响之后,「我只是不想你一身本领,耽搁在我身上,也不想因为我,为人裹挟。」
少年张了张嘴,半响却没说出什么,清兰的病情,他其实比清兰更了解一些。
这些年在江南,不知道寻了多少名医,都没有办法,这一次其实他也没报多大的希望。
只是兄长之命不可违,此行之所以带着清兰,也是想和她一起度过最后的时光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