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多尔衮的时间不多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二章 多尔衮的时间不多了 (第2/3页)

家卷,安全和利益都有了保障。

    秦朗和崇祯这对翁婿,日后肯定是要翻脸的。但那是在日后而不是现在。所以吴三桂觉得只要自己投降的快,秦朗也不能明目张胆的清算吴军卷属。

    心中有了大致的方针策略的吴三桂,便召集来身边的心腹们商议,从细节着手,更加精准的完善计划。那胡心水便担负起了勾勾搭搭的重任,别看是见不得光的,但绝对至关重要。

    那甭管吴三桂与鞑清什么时候彻底翻脸,可这并不耽搁他窥视偏沅。

    作为湖广的组成部分,洞庭湖和湘江流域大片的稻田,海量的粮食产量,在如今这个时间点里真的是无比重要。

    眼睁睁的看着鞑清那么强大的一存在,竟然被粮食逼的都要走投无路了,吴三桂心中对粮食的重视程度是呈直线上扬。

    但话又说回来了,鞑子缺粮,这不还都是他们自己作的么?

    要不是清军多次入关南略,北直隶会那般的残破吗?

    先是老李进京城,然后又是鞑子取而代之,接着清军驱民占房,都不知道为京城瘦了多少身。

    再算上此前京师大疫,死的、逃的百姓,现如今的京城,即便增添了八旗鞑子的卷属,这人口数量也远没有当年鼎盛时众多。

    京城正常运转所需的粮秣,按道理说是没有之前多的——京城运转所需粮秣和朝廷运转所需粮秣是不一样的,满清还有那么多的铁杆庄稼要发。

    但是一个旗丁的禄米可以养活十几人不在话下,旗人家庭根本就用不了那么多,那这样京城大大小小的粮店就有了生意了。

    而且从苦寒的白山黑水一下子来到了中原的花花世界,即便京城已经元气大伤,不比当年繁荣热闹,但依旧不知道眯花了多少旗人的眼。

    拿粮食这种硬通货卖了换钱,然后去大把的消费,去买绫罗绸缎,去买好吃的好用的,也就是现在鞑子入关才没几年,还没养成风俗。而要是如原时空那般,让鞑子坐稳了天下坐稳了江山,那八旗子弟可就真了不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