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七章 真命天子 (第2/3页)
卫,稍次者为乾清门侍卫。
虽然多了正白旗这个插足者,可这前程和出人头地的机会依旧比其他五旗要多,更别说还有地位尊崇的领侍卫内大臣,那也是由上三旗择选贵族充当。
(多尔衮入关后威望大增,便寻机对八旗进行改编,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作为上三旗,其他的则为下五旗。要知道之前皇太极在的时候,豪格的正蓝旗才更为嫡系。可豪格被搞死后才两年多尔衮也暴毙身亡,实力雄厚的正白旗上下皆人心惶惶,顺治没有放过这个大好机会,顺势把正白旗收为己有了。横竖那时候的豪格早就死了,如是上三旗就正式取代了内二旗。)
所以两黄旗的人支持顺治,那可不纯粹是忠诚忠心,更是利益所在。
而只要多尔衮不能把两黄旗的利益放在两白旗的利益之上——正白旗是多尔衮的,镶白旗是他兄弟多铎的,多尔衮就永远也说不动两黄旗。
那他就也永远不能真正的坐上帝位。
鞑子不敢搞大火并的。
正白旗实力强劲,镶白旗也是多尔衮的心腹,就连两红旗也是支持多尔衮的,可两黄旗正蓝旗实力也一样强劲。
鞑清本来人的数量就少,八旗兵死伤个几百人都能叫多尔衮等心疼,冒天下之大不韪的火并,还是皇位争夺,那又要死多少人啊?
他们杀的可不止是政敌,还是鞑清的根基。
这点上原时空的太平军就没有搞懂,几场内部的政治斗争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那可都是他们自家的骨干精华啊。
所以,在鞑清那里,无论是多尔衮还是其他的人,政治斗争再是你死我活,那也仅限于高层。所谓的大清洗也都只是针对高层,也只能针对高层。
这些道理不管是《新闻报》还是《京报》,都曾做过长篇大论,以至于金陵城的军民,不少人本就以为顺治小皇帝的皇位挺牢靠的。
现在又爆出多尔衮这个摄政王三十好几了还没个儿子,那还能不完犊子吗?
所以刘昀把消息放出来,很快的就在金陵起到了妙用。
还一点干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