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血战江阴(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正文 第二百三十七章 血战江阴(二) (第2/3页)

应元回道:“江邑士民,咸谓三百年食毛践土,深戴国恩,不忍望风降附。应元乃大明典史,义不得事二君。将军位为侯伯,身拥重兵,进不能恢复中原,退不能保障江左,何面目见我江阴忠义士民乎?”一席话说得刘良佐惭愧无语,默然退却。次日,刘良佐再次劝降,阎应元只说了一句:“有降将军,无降典史。”话音刚落,江阴城内火箭齐发,刘良佐狼狈逃走。

    可以肯定,自从决心抗清那一天起,江阴城士民就知道他们最后的结局是玉碎。为了坚持一贯传统,他们只能选择一场悲壮的死。

    七月二十一日,孤城陷落的末日终于不可抵挡地到来了。

    前一天,清军从南京运来二十四门巨炮。晚上,江阴一带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清军冒雨安置好巨炮,对着江阴城连轰了一个晚上。困乏之极的江阴民军再也没有力量抢修被轰塌多处的城垣了。次日清晨,清军顺着这些缺口蜂拥进城。

    城破的噩耗报告给阎应元时,他正在东城楼上指挥御敌。阎应元明白最后的时刻到了,令左右取来笔墨,在东城楼门上匆匆写道:“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写罢,掷笔于地,率众杀向西门。但由于众寡悬殊,他们很快便陷入清军的包围圈中。混战中,阎应元背中三箭,对手下人说:“为我谢百姓,吾报国事毕矣!”说罢,正要挥剑自刎,这个时候阎应元边上的家人阎庆一把抓住阎应元的手,叫道:“你看长江里面,好大的船啊!”

    阎应元听到家人这么说,透过硝烟往长江上看去。因为江阴县城就在长江边上,所以看得很是真切。就见长江上横着五艘巨大的西洋战舰。

    阎应元久在长江边,佛郎机人那种西洋战舰也是见过的,但是这几年因为福建郑芝龙和红毛国人交好,佛郎机人的战船很少出现在长江上。不知道今天来干什么,难道是援军?这个念头在阎应元心中一闪,但是那根本不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