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20 朱棣和徐达这两个老六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220 朱棣和徐达这两个老六 (第3/3页)

介绍了起来:***多少人马,如今在什么地段,朝廷官军多少人马,在什么地方,发出了什么军令等等。

    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因为信号塔的存在,就等于是给明军开了地图。关内是主场作战,不但占有地利,兵力也比***军队要多,带兵的,还都是开国名将。

    张一凡见了,便开口说道:「燕王要领兵亲征,必能鼓舞全军将士,攻必克,战必捷,我支持!」

    朱棣一听,顿时大喜,要不是站着这么多将领,他这个主帅还顾及一点面子,非得冲过去抱张一凡了。

    但是,徐达听了,却是大失所望,正要说什么时,却见张一凡先他一步,对他说道:「魏国公,借步说话!」

    徐达听了,稍微有点意外,便走了过去,听听驸马怎么说。

    张一凡没徐达高,只能仰着脖子,凑近徐达的耳边,低声说道:「此战风险不大,陛下需要皇室军功!」

    徐达一听,顿时愣了下,回过神来,看向张一凡的目光,不由得露出佩服之色。

    要说政治觉悟,徐达绝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他不像其他将领一样,开国之后就开始倨傲不逊,或者嚣张跋扈,总之,他一直以朱元璋为尊,表现很谦恭,也是如此,一直深受朱元璋的信赖。

    他之所以拦着朱棣不让他亲自领兵出征,主要是觉得朱棣还年轻,以前打海盗倭寇的经验,没法用在对付蒙古***的身上,还需要时间适应北方战事。

    另外,朱棣是他女婿,他也是非常关心朱棣的。眼前的战事,他觉得有他指挥,就已经足够了。因此,他就不想朱棣去,坐镇北平已经足够。

    但是,张一凡却只是提醒了他一句,朱元璋的意思是什么。徐达又不傻,立刻就明白,这确实是朱元璋所需要的,并且也明白这背后的一系列意义是什么。

    因此,他在看了张一凡一眼之后,便转头看向朱棣道:「殿下作为统帅出征没问题,但是要各司其职?」

    这句话的意思很明白,就是要求朱棣带兵出征之后,不能亲自去厮杀冲锋。

    他是真怕朱棣一时热血,就直接拔刀子开干了。

    朱棣一听徐达松口了,顿时大喜,连忙说道:「岳父放心,你坐镇北平便是,孤心中有数。要是不放心的,让一凡跟着我好了!」

    张一凡:「……」

    朱棣你个老六,这么冷的天,竟然要拉我去野外?

    他还没来得及开口,徐达却是点点头说道:「好,有大驸马跟着,那我就放心了!」

    张一凡:「……」

    他们翁婿俩,你一言我一语,就把自己给办了?你们两个,问过我的意见没有?

    虽然张一凡如此想着,很是不甘,但是,很显然,在场的人,都没有问他意见的意思。

    朱棣和徐达商量完了,就开始商议具体的出征细节,把张一凡晾在了那里。

    等到军议结束,一众将领都各自回去,准备出征时,朱棣才笑着走到张一凡面前,兴奋地说道:「一凡,看我们的了,年底给父皇一个大大的惊喜!」.

    张一凡都有点懒得理他了,

    好斗成性,前世不是一只斗鸡,就是一只斗牛,或者干脆就是那种喜欢拿头撞人的羊!

    朱元璋派他过来,并没有给他安排职务,这么说的话,他其实就是一个奉旨行走的官职,吃闲饭的那种。

    结果倒好,如今还得随军出征!

    不管他愿意不愿意,等到中午时分,北平这边的大军开拔,张一凡便随朱棣一起,冒着呼啸的西伯利亚寒风,踏出了北平。

    城头上,徐达陪着女儿,燕王妃目送他们远去。

    蒙古***这边,都还没赶到永平,各地的明军就已经开始动了起来。反应速度之快,怕是这些蒙古***做梦都想不到的。

    甚至还因为他们派出了探马,远远地放了出去,没有侦查到明军动静而搞到很安全,却不知道,就在高山之上,自有一只只眼睛,在盯着他们看。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