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9 起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189 起点 (第2/3页)

风,罗贯中却立刻抓住了意思,感觉到了通俗的新方向。

    在这个话题方面,朱镜静也是有兴趣的。她看出,夫君对这个罗贯中非常敬佩,便也放下成见,开始讨论她看过得心得。

    她这边的优势,在于男女爱情,比如《仙剑奇侠传》、《诛仙》等给她的影响非常大,她就更为喜欢这一类幻想来的。

    香山县城里面,当初抄家了原典史马如海的宅子有很多。特别是那主宅,还一直空着的。

    张一凡当即拍板,把这处宅子定为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用于通俗文学的创作。

    后院的宅子,就由通俗文学起点社的作者免费居住,县衙这边出钱,雇佣厨娘替作者做饭,前院是各作者讨论的地方。

    而罗贯中,则成为这个通俗文学起点社第一个入驻的作者。

    一如名字,在这里的作者,主要从事通俗文学的创作,要求正能量,可以批判社会黑暗,但是不能是负能量的。

    按照张一凡的说法,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倡导社会风气,鼓励百姓多识字,具有崇高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挂牌出去的同时,张一凡也让罗贯中写信给他的好友,只要有才能,有拿得出手的作品,就可以入住这个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

    这个起点社的作者所写出来的作品,只要能通过张一凡或者朱镜静这一关,就能免费出版,销售收入而不是利润所得,和作者五五分成。

    印刷出来的作品,会放几套去藏书阁阅览室,供百姓借阅,另外的在本地书店销售。如果阅览室这边借阅抢手的话,就会发往其他地方去售卖。

    这个香山县通俗文学起点社的成立,规矩的出炉,让罗贯中喜出望外,连忙写信开始呼朋唤友。

    朱镜静也喜欢这个,除了研究美食之外,又多了一份爱好,看书并尝试着写书。

    不过,她向张一凡抱怨说,可以看得书还是太少了。

    对此,张一凡发挥了保存历史巨著的想法,便又开始口述,把《西游记》和《红楼梦》这两部也给回忆了一遍,算是为这个位面保留了两套文学巨著。

    他在忙着这些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洪武十年十二月了。这个时候,武备堂的将士们,也已经赶到了京师。

    这个时候,南京已经很冷了,零度左右的温度,那是很常见的,一个不小心,还可能下雪。

    这让香山县的这些将士,给冻成了狗。亏了张一凡有考虑到,从蓝玉那边调拨过冬衣给他们。

    当然了,虽然天气很冷,但是,他们的内心,一个个都是火热的,就等着皇帝的检阅。

    并且他们在等待的时候,也没闲着,在朱亮祖的带领下继续训练,就准备憋个大的。

    好在他们也没有等太久,毕竟是来自香山县,谁也不敢耽搁,很快就报到了御前。

    历史在张一凡的蝴蝶效应下,确实有了改变。

    卫国公邓愈,原本在十一月份班师途中病逝,但是在这个位面上,十二月初的时候,安然回到了京师,担任了中宰相一职。

    这个事情,谁也不知道,也就只有听闻消息的张一凡知道,他改变了邓愈的命运。

    朱元璋得报消息之后,便传旨让大都督府这边陪同他一起检阅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卒。

    除此之外,卫国公邓愈自然也被他带了去,另外还有一个人,便是剿倭总兵官燕王朱棣。

    不用说,朱棣收到张一凡快马传递的消息之后,便立刻向他父皇请奏,要求跟着一起检阅。

    理由是他听说香山县武备堂的军士擅长火炮,而水师海战,更是离不开火炮。

    对此,朱元璋自然是同意了的。

    洪武十年十二月初五,南京城外专门划出了一块地方,用于这次的检阅。

    之所以不在京营的校场,是因为这次检阅最主要的,还是火炮的使用。这个轰夷火炮威力巨大,城里根本没有那么大的空间。

    张一凡给出得轰夷大炮设计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