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71知恩图报(第二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71知恩图报(第二更) (第3/3页)

想起张一凡说这个水泥用在兴修水利方面也是有很大作用的。

    大明朝在这个时候,正是百废待兴之时,朱元璋下旨在全国范围内开荒种田,兴修水利等措施,如果水泥真得好用,那就正好用上。

    于是,他当即一挥手,就带着文武官员前往河边。

    就在水泥作坊的外围,那些水力设施所在的河道部分,就是用水泥加固的。

    朱元璋带着人过来,不用说,立刻就看到了水泥修筑的河道,和那些没有水泥修筑的河道对比。至于结果如何,自然不言而喻了。

    胡惟庸一直跟在朱元璋的身后,看着朱元璋的表情,他就知道朱元璋很满意,但是,他不满意啊!

    如果这个水泥被朱元璋定为国宝的话,他多没面

    子,被打的脸,过去这么久了,只要一想起来,就还隐隐作痛呢!

    可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水泥真得是闻所未闻,对于朝廷来说,绝对是个非常有用的东西。包括修筑边疆长城以及城池等等,都能用到。

    那怎么办?就不做点什么?

    眼珠子一转之下,胡惟庸便立刻抢先一步,在朱元璋定性之前,就奏道:「陛下,微臣以为这个水泥的价格也是关键,不能光听这水泥多少钱,总要眼见为实,估算出真正成本才行!」

    朱棣在边上听到,便开口答复他道:「这个简单,边上这个就是水泥作坊,不妨让他们现烧制一遍,父皇便能知道个大概了!」

    朱元璋一听,当即点头。这个水泥这么好用,那是如何烧制的,他当然也是有兴趣了解的。

    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去传旨水泥作坊的那些人过来开工,却没找到人。

    「陛下,据村里人说,那些人担心张一凡,就在张一凡赶去京师之后,也跟着去京师找他了!」

    张一凡并不知道这事,一听之下,不由得有点感动。

    亲不亲,还是老乡亲啊!qs

    朱元璋听了,也是有点意外,在派人去找的过程中,便好奇地问起张一凡的情况。

    张一凡当然不会隐瞒,便把他在村里吃百家饭长大,有了钱之后,回报村里,成立村社,翻修房子等等,都说了一遍。

    在这个过程中,他并没有说朱镜静,只是说钱是朱棣给得。反正确实是朱棣给得,朱棣也在身边,可以证明。

    朱元璋听着这些细节,知道张一凡竟然把感恩图报看得那么重,这让他对张一凡又多了一份好感。

    这不,听得差不多之后,他都有兴趣和张一凡聊天道:「你为何会想到要成立一个村社这么奇怪的东西呢?」

    张一凡听了,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草民就想着,用全村的能力来建设村子,把村子建设为大明最为富有的村子。如此一来,他日陛下便能根据柳家村的做法在全国进行推广,到时候,全大明的村子,都能像柳家村一样,丰衣足食,衣食无忧!」

    朱元璋一听,不由得眼前一亮,顿时被张一凡描述的前景给吸引了。

    真要是那样的话,他开创的大明帝国,那是远超汉唐,而他,也会是千古一帝,不为过吧?

    他正高兴着呢,却听李善长忽然一声冷喝道:「好大胆,你乃一介草民,位居乡村之下如何能想到陛下?该不会是想着以此吸引刁民造反吧?」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