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 像个娘们 (第2/3页)
能更快到达京师,减少路上耽搁的时间;军队调动,也更为便捷,对于朝廷来说,更易掌握边疆局势……”
这一点,之前还真没人想过。但是他这一提起来,在大殿内的人,不要说朱元璋和那些武将了,大部分文官也都是经历过战事的,一下便能知道他说得没错,道路便捷对战事会有多大的影响。就连想打张一凡的陆仲亨,心中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他们还在想着呢,就听张一凡还在那说道:“事实上,一个王朝疆域有多广,完全取决于朝廷对于边疆的控制。而水泥能让交通更为便捷,换句话说,大明朝只要有了水泥,便还能开疆拓土,掌控更多的地方!”
听到他的这些话,大殿内的大部分人,都是参与大明开国的,对于开疆拓土,自有一股热血。因此,他们听得都是眼前一亮。
就算是朱元璋,也是振奋了一点。
此时的大明朝,因为元末明初的战事,北方大部分地区人口稀少,提供边防的粮草物资就匮乏。而大明主要的敌人,前元余孽逃入北方草原和西北荒漠,要想征讨他们,物资都需要从南方运过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采用了卫所制,通过军队屯田来解决。但是在彻底解决之前,还是要靠南方输送粮草物资,一路上消耗的物资极多。
甚至朱元璋还打算把东京(开封)或者长安定为都城之一,也因为物资匮乏也没有动作。
张一凡刚才所提的好处,一下就切中了朱元璋如今最为在意的事情之一,这个水泥,他一下就重视了起来。
不过张一凡还没说完,还在继续对朱元璋介绍道:“还有,一旦水泥修筑凝固之后,会非常结实,并且不会怕水冲击。如此一来,除了修路之外,兴修水利也会变得非常方便起来。特别是南方多雨水,如果大规模应用水泥的话,就能减少很多水患,灌溉更多庄稼,于国于民,又是有极大好处的。”
说到这里,张一凡提高了一点声音说道:“这么大规模地使用水泥的一个前提,就是水泥并不会多贵,使得朝廷有这个能力去大规模应用。简而言之,就是便宜又好用,对一个国家来说,这水泥可否称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