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灭国的魔女,终焉的魔导士 (第3/3页)
时间的湖面,荡起层层涟漪。
天穹裂开。
群星如同被召唤而来,自宇宙尽头坠落。千道光芒划破天际,一道道银白星纹交织成庞大法阵,在凯瑟琳头顶缓缓展开,如神明的织网垂挂天地之间。
那是“星辰织法”——高塔议会最高禁术,需以百年灵魂为引,以命为薪,以心为契。
魔君怒啸,黑骑军如洪流冲锋,三位大魔将跃空而起,召唤深渊巨兽于空中咆哮,妄图在星光落下之前撕碎凯瑟琳。
但她只是缓缓睁开了眼。
那一刻,星雨降临。
第一道星焰落下,击穿魔骑先锋阵列,地面爆裂成深红熔岩;
第二道星芒撕裂半空,吞没一头魔龙的骨翼,使其在尖啸中焚为尘埃;
第三道——整整三十七道星火流光,交错汇聚,砸向魔君所在的中央战座。
火焰没有声音,但魔族的悲鸣响彻天地。
大魔将·赫洛瓦试图开启护咒,却在炽光中皮肉剥落、骨骼扭曲,最后被撕成光尘;
魔君·拜勒赫狂吼着挣脱地表,跃空欲逃,却被星雨一击贯穿其胸,骨铠炸裂,血焰倒灌,他在狂怒中化为巨影,扭曲、挣扎、呐喊,最终在光中慢慢化为——虚无。
那不是死亡,是净化。
魔族在那夜的星雨下,被彻底抹去——连影子都不曾留下。
整整一夜,星光不断倾泻,如银河崩塌。
人类跪伏于焦土上,仰望那一人一杖一身孤影,站在坍塌高塔的尽头。她不是神明,也不是救世者,她只是一位曾被他们遗忘、误解、甚至诅咒的魔导师。
她的身影微微摇晃。星雨尚未结束,但她的身体,已然空无一物。
魔法在她体内轰鸣百年,此刻全数释放。她的法杖从指间崩裂,苍蓝长袍随风散落,她的躯体一寸寸变为流光,仿佛一颗燃烧至尽的星星。
——但她的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
就在那最后的瞬间,天地间静默无声。
虚空之中,一道熟悉的声音响起:
“凯瑟琳。”
她回头,看见了他。
导师,白发苍苍,面容与百年前一模一样,眼中依旧带着温暖。他穿过星光而来,身上无尘无火,宛如从未死去。
“……为什么,那天不让我留下?”她的声音微弱如风,却带着百年哽咽。
导师伸手拥她入怀,轻声回答:
“为了让你,能替我们……多看一眼这美好的世界。
对不起,凯瑟琳,我们来晚了。”
她闭上眼,泪水终至。
灵魂在那一刻,回归了群星。
她用一生,守护了一个不再相信她的世界。
她以命,点燃了最后一场奇迹。
星雨停息的那一刻,世界像是终于呼出了一口百年长叹。
苍穹破碎的裂纹尚未合拢,焦土之上仍残留着星辉与战火交织的痕迹。风在废墟间徘徊,不再狂躁,却也不再温柔,仿佛在寻找——那位已不在人间的守望者。
难民们默默跪伏。他们中有人失去了家人,有人忘了神明的名字,却都记住了——在他们绝望时,有一位魔女,将整片星辰,倾洒而下。
没有人敢说出她的名字。他们不知道她从何而来,去向何处,只知那一夜,她如奇迹一般,为他们而燃,最终化作星光,在晨曦之前陨落。
晨光终于穿透云层。那是战后第一个清晨。
一个少年,悄然踏入焦黑的大地。他衣衫破旧,怀中护着一个瘦小的妹妹,神情却沉静如冰。他并不年长,但他的眼睛,在那场浩劫之后,比任何成人都更深沉。
他走到高塔残垣之前,俯身,拾起一本落在废墟下的魔导书。
那是一本已经焦黄破碎的书,书页边缘被火吻过,符文斑驳,星图模糊。但在扉页的最后,有一行潦草却坚毅的手写字迹:
「即使被误解、被唾弃,仍愿为你们点燃光明,直至最后一刻。」
他凝视那行字良久,像是听见有人在耳畔低语。他抬头,仰望空空的塔巅——那是她最后站立过的地方。
那里什么都没有了。
但星光依旧。
他轻轻将书抱在胸前,低声说:
“我记得妳的故事。哪怕他们不信,我会记得。”
风再次吹过,像是一种回应。
难民们看着他,一言不发。他没有讲述太多,只在夜里,用稚嫩的声音,缓缓说起那场战斗,说起那位沉默的魔女,说起星雨如何划破天空,如何照亮他们脚下的路。
就这样,一个新的传说,悄然在人类之间流传。
不是关于“灭国魔女”的恐惧故事,而是关于一位最后的守护者,一位背负百年孤独却仍选择燃尽自身,只为点亮他人眼中微光的魔导师。
她的名字无人知晓,但她的信念,已在幸存者的心中种下火种。
她的星光,未曾熄灭。
很久很久以后,世界重新生长。
在每一个晴朗夜晚,当孩子们围着篝火坐下,大人会轻声讲起一个古老的故事:
——关于一位无名的魔女,一本残破的魔导书,一场自天而降的星雨。
他们不知道她的名字。
但每当抬头看见满天星辰,每一个仰望的人,都会轻轻地,对着那片星光低语一句:
“谢谢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