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7章:求雨未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07章:求雨未果 (第2/3页)

供给地方州县使用,方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报降水情况。

    正统七年,也就是公元1442年,更出现了有标准的铜制雨量器,而欧洲在近两百年后方才有这样的雨量器。

    清朝的雨量器已接近现代,上面刻有标尺。

    康乾时期,清廷将这种改进后的雨量器发到地方各州县,连朝鲜都发了,至今朝鲜国家历史文献馆里还保存着清制雨量器。

    值得一提的是,在配发标准雨量器的同时,明清两朝还要求地方认真记录气象数据。

    据清顾炎武《日知录》,洪武年间,朱元璋令天下州县长吏,月奏雨泽。

    明仁宗对地方上报的雨水奏章更是亲阅焉。

    清代还设计出专业气象观测簿《晴雨录》。

    阴、晴、雨、雪、雷电、风向等都在观测范围内,逐日记录,国家第一档案馆收藏了不少当年地方呈报给朝廷的《晴雨录》。

    而根据晴雨录里的相关记载,所谓的点则是将寸再次细化。

    也就是说,在一寸的基础上有细化出来的就是点了。

    不过,各个朝代对于点的记量也是不一样的,唐宋时期,一寸为六十点,而到了元朝爷改为十二点。

    明时,又恢复到六十点,后来大清也沿用了一寸六十点的计量方法。

    而江灵芙所说的十八点则是沿用这个计量方法。

    那么,众所周知,清代的计量尺寸为一寸约等于3.55厘米。

    那么十八点也就是不到三分之一。

    可能我这么说各位没有概念,那么换个形象的例子。

    一个饮料瓶盖厚度大约是1.3厘米,而江灵芙求下来的雨量,对于石鼋来说,只有半瓶盖多那么一点点。

    试问一个快要渴死的人,喝这么点水,真的还不如不喝呢。

    果然,石鼋很愤怒,用青龙的话就是:

    “它正在骂街,你们解决一下这个事。”

    对于只求下这么一点雨,江灵芙有自己的理由:

    “不是我不给力,实在是这里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具备,我也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