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十四章 美味野果 (第2/3页)

上卖的草莓相似,但要小许多,摘下来里面是空心的,外面红色的小颗粒整齐排列,这种我们才叫“苞”。

    另有一种外形长得跟“苞”相似,比“苞”要小些,不过是实心的,长在又高又长的荆棘上,好像生长在树上一样,因此我们叫“树苞”。

    秋天,山上的野果最多。有山楂、核桃、毛栗、尖栗、野猕猴桃、杨梅、桑葚、松籽、野梨,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的,当地人叫“八月叉、糯米黄、黄寡卵、秤砣籽、糖咣哩、鸡脚爪、蚕老妈”。

    山民家里种的果树,也在秋天成熟,有李、桃、板栗、枣、柚、石榴、柿子等,品种数量都远远比不上野果,就我个人判断,味道也比不上。

    山楂、核桃、野猕猴桃、“八月叉”、“糯米黄”最好吃,也最难采,长在深山里面,摘这些果子要爬山走很远的路,还要爬树,其中山楂、核桃数量最多,最好找,“八月叉”、“糯米黄”、野猕猴桃数量最少,不容易找。

    毛栗、“黄寡卵”、“秤砣籽”,门前小山上就有,而且很多,属于小灌木,抬手就能摘到。野猕猴桃比现在市面上,经过嫁接的猕猴桃要小,但味道要甜。山楂、核桃是当地人最喜爱的果子,因为这两种果子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

    “八月叉”、“糯米黄”外形相似,不过“八月叉”成熟后会叉开成四辨,里面果实白色,镶嵌着无数芝麻粒般的籽,外皮褐色;“糯米黄”成熟后,外皮金黄,里面果实也是黄色,有核,之所以叫“糯米黄”,是在糯米收割的时候成熟的。

    毛栗和板栗一样,长满又尖又长的刺,比板栗小很多。“黄寡卵”成熟后,由青变黄,比柿子小,果实和柿子的特点差不多。“秤砣籽”大小如玉米粒,成熟后呈紫黑色,一颗树上能长一大堆,在山上玩的时候,常常一抓一大把往嘴里塞。

    “糖咣哩”是一种荆棘上长的,形状像个拉长的口袋,成熟后深红色,表面长满细长的刺,吃的时候,先要去掉表面的刺和里面的籽,相当甜,据说是做糖的原料。

    “鸡脚爪”树能长很大,和樟树差不多,许多村庄边上,同时长着“鸡脚爪”树和樟树,树枝挂着树籽的顶端部分,长成肉质,形同鸡爪。

    “蚕老妈”算是异类,怎么长成的,现在我也没搞清楚,形状有点类似冬虫夏草,不是长在树上,也不是长在草丛,只有河边的一处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