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山里照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九章 山里照明 (第3/3页)

短路”原理最简单的运用,私下结根细线,不让电流通过电表就能做到。

    为了防止偷电,电站一般都将农村家庭的电表,安装在较高的地方,后来还加上了封条。到现在已经变成铁盒子,再无法连接细线偷电了。

    闲坐之时,家里的煤油灯都是熄灭的,一幢老屋,黑暗之中深邃幽静。闲坐之人,有时是家人,有时是邻里,有矍铄老人,有壮年的夫妇,烟丝随着吸吮忽明忽暗,说些计划打算,说些日常生计,说些时事艰辛,说些山外趣闻。

    心胸与山野一样开阔,眼神与山野一样黝黑,神情与山野一样静谧,仿佛怕打破山野的沉静,一般很少高声喧嚣,往往都是轻声细语。

    等到夜深人静,行将就寝,各自将烟灰吹尽的吹尽,敲掉的敲掉,旱烟袋在烟斗上缠绕几下,收拾停当,步入房屋,有的会点燃煤油灯,有的干脆摸黑。

    随后“吱嘎”的关闭大门声响起,静谥的夜晚,能穿透山林,飘出很远。然后插上门杠,安卧天明。睡得早起来的更早,天刚蒙蒙亮,就已经能见炊烟升起,就已经能见里外忙碌。

    山里人家,大门都很厚重,麻石凿成的门槛都比较高,能防野兽侵袭,能防虫蛇爬入。插门的门拴因此也特别大,有些用的是木杠,直接卡在门后,更加坚实。

    盛夏常见晚上纳凉,寒冬常见盛阳之下取暖,早春田间地头劳作闲暇,深秋背负收获之后歇息,都有一杆旱烟伴随,点燃了多少思绪,燃烧了多少岁月,见证了多少风雨,吞吐了多少故事,随着烟雾消散时空,寂隐山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