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柚珀棕麻 (第3/3页)
麻绳轻巧,棕绳粗壮,各有用途,成为农家必不可少之物。在那个年代,记忆之中,好像家家户户附近都会有几颗高大的棕树,都会种上一两亩麻田,就为了解决生产生活需要。
农村种植麻田,是因为贮麻还可以制作麻袋,物资紧缺,生产力不足的年代,塑料的蛇皮袋还没有出现,装运稻谷或者大米,除了箩筐,就是麻袋。
因此国家还会收购麻丝,用来生产麻袋,我家就种植过贮麻,除了家用之外,应该也向国家售卖过,因为记忆中种植过许多,也种植过好多年。
我家有两块琥珀,年岁久远,不知道父母从哪里获得,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年月,不知道纳过多少鞋底,一条条麻线拉过之后,上面留下的一条条密密麻麻的深槽。
纳制鞋底很是费力,用来做鞋底的粗布不知道垫了多少层,这样的鞋底因此又叫“千层底”,乃至针都很难穿透,光靠手的力气还不行,于是农村妇女纳鞋底时,常见大拇指上套着个铁圈,铁圈上刻意制成的一个个小凹洞,用来顶着针穿过鞋底,因此被农村人称作“顶针”。
鞋底越厚越舒适,纳的麻线越密,就越结实越耐穿,一双鞋底不知道要缝多少针,要勒多少次,针脚细密,一个个的紧挨着排过去,又不知道要花费多少时间,包含多少付出。
农村活计多,因此常见妇女们抓紧点滴时间,大拇指上套着“顶针”,膝盖上放着特制的针线盘子,一针针的纳着鞋底。
除了纳鞋底,麻绳还能用来缝制鞋垫,制作原理与鞋底相同,只是比鞋底要薄得多。鞋垫的作用是为保护袜子,因此又被叫成“袜底”。
鞋垫的缝制更讲究些,心灵手巧的农家女子,会在上面绣出一个个精美的图案,这样的鞋垫,常被未出嫁的少女,当作定情之物送给情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