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6节 四大将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96节 四大将军 (第2/3页)

,四位将军不顾燥热,说笑着进去一看,嗯,竹材两头有点开裂......大概忘了通竹节?

    竹垛上层这些货咋都弓起来了?咱不造复合弓啊!......大概忘了压点重物?

    中下层的竹材含水量全部是乱的?握草,握草,大概是窑底气流循环没掌握好......

    老同志遇到新问题,四将这一刻只剩握草了。

    看着眼前这一堆七拱八翘,两头爆裂,犹如被油炸过一样的绿油条,所有赶来拿成品的穿越众统统掩面而去,头也不回。

    四大将丢了大脸。

    “好吧,都重视起来,不能再玩票啦!”四人中搞工业机器人维修的左斌说道:“分析,先分析问题,我就不信一个破窑技术难点能比机器人多!”

    破窑技术难点是没有机器人多,然而某些难点那是要出问题后才能发现的。几个人接下来几天潜心修炼,最后又花掉三天时间,日夜轮班,反复整出四窑废品后,才最终得到了合格的成品绿竹。

    不容易啊,大伙手上的秘制册子早就扔掉了:厂家一点都不了解17世纪台南的绿竹。原本风机的位置也都经过重新调整,人力和电力驱动看来还是有区别的。窑外临时挖了地坑,通上热风回路,这些破柴禾看来还是把含水率降低一点烧起来比较好控制......

    其他诸如打通竹节,重新调整垛堆空隙,垛顶压重物这些小改造还有很多,总之,在付出足够的代价后,穿越势力终于加工出第一种合格建材——绿竹。

    万事开头难,现在掌握核心技术以后,每当有新品种入窑,最多烧一轮废品,四位大师便能掌握火候,然后把数据登记在穿越势力自己的小册子上。

    一河坚冰打开:随着第一座干燥窑的成功,紧接着就是后续的三座干燥窑拔地而起。四根长条型的窑体和两组锅炉形成了两个“工”字型结构,锅炉烟囱开始日夜喷吐出黑烟。

    四大窑将现在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