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惊雷 (第1/3页)
---
第六十六章 微光之引,无声惊雷
“源初之地”内部,气氛凝重而专注。成功捕捉到“种子”的回响带来了短暂的振奋,但随之而来的是更严峻的挑战——如何有效地干预?
直接投射力量无异于自杀。系统的感知网络遍布虚空,任何源自外部的、非其体系内的规则扰动,都会像黑夜中的火炬一样显眼,瞬间招致毁灭性打击。
“我们需要一种……‘无形’的引导。”启的多面体投影闪烁着,进行着高速推演,“利用系统自身的规则漏洞,或者,让我们的干预看起来像是系统内部的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青的绿芒摇曳,“‘演化’与‘共生’本身,在系统的定义里就是‘非自然’的。”
“未必。”溯的书卷虚影翻动,指向那缕代表“演化史诗编码”的回响,“看这里,它在利用系统的数据冗余进行变异。冗余,是系统为了维持庞大架构稳定运行所必需的‘缓冲’和‘容错’机制本身的一部分。我们的引导,是否可以伪装成一种……更复杂的‘冗余涨落’?或者,一种难以分辨的‘背景逻辑噪音’?”
这个思路让众人眼前一亮。在系统的眼皮底下,利用它自己的规则“掩护”行动。
“关键在于精度和伪装。”墨天衡沉吟道,他的源初律体依旧与倾听网络连接,细细品味着那两缕回响与系统环境交互的每一个细节,“我们需要找到系统信息流中,那些可以被我们极其微小的力量所‘撬动’的临界点。就像……在悬崖边轻轻推动一块已经松动的岩石。”
他看向锐:“锐,你之前负责构思干预手段。基于‘精准引导变化’的思路,你有什么构想?”
锐的碎片状投影凝聚起来,寒光内敛,却透出一种极致的专注:“斩,亦可为引。我的意志,可化为最细微的‘规则之刃’,不用于破坏,而用于……‘雕刻’。”
他阐述了他的设想:将自身高度凝聚的意志,剥离掉所有属于“源初行者”的独有印记,淬炼成近乎纯粹的信息扰动单元。然后,借助墨天衡的源初律体作为发射器,溯的模型作为导航,启的领域调整作为伪装层,将这些无形的“微刃”精准投送到“种子”所在的系统节点附近。
这些“微刃”的任务并非攻击,而是在系统规则允许的、或者说难以察觉的边际,进行极其精细的操作:
· 对于“共生信使孢子”:当它尝试与某个维护单元建立连接却遭到逻辑排斥时,“微刃”可以在那排斥指令生效前的瞬间,于其规则链条上制造一个极其短暂的、几乎无法探测的“弱化点”,或者,在孢子传递出的“共生请求”信息包外层,附加一层模拟系统常规指令的“伪装壳”,增加其被接受的概率。
· 对于“演化史诗编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