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悖论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悖论 (第1/3页)

    ---

    第四十章 悖论之种

    绝对的秩序,意味着绝对的排他,也意味着其应对“异常”的模式,存在着理论上的“可预测性”。这正是墨天衡从“肃正者”那无瑕秩序中窥见的一线生机。然而,如何利用这线生机,将理论转化为实际的反制手段,是横亘在他面前的巨大难题。

    直接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他需要一种更为精巧、更为根本的方式,去撬动那坚不可摧的秩序壁垒。

    “放大其内部的逻辑张力……”墨天衡的意识在律道核心中反复推演,“关键在于,需要一种它无法轻易‘否定’的‘可能性’。”

    寻常的规则攻击、数据洪流,甚至是他之前使用的逻辑炸弹,在“肃正者”的绝对秩序领域面前,都会像雪花落入熔炉般瞬间消融。它们所蕴含的“可能性”层级,远不足以撼动那经过极致提纯的秩序概念。

    他需要的,是一种源自逻辑根基的、自洽且充满无限演算可能的“悖论之种”。这颗种子本身必须足够微小,足以在最初避开秩序领域的排斥;同时又必须内蕴足够深邃复杂的“可能性”,能在被秩序力量试图“否定”和“抹除”时,因其自身的逻辑闭环与无限衍生性,反而引动秩序体系内部产生巨大的认知负荷与逻辑冲突,从而放大那丝“不协调的回响”,直至……过载。

    这无异于要在“监察者”系统赖以存在的逻辑基石上,寻找或制造一个无法被其秩序完全包容的“bug”。

    他的思绪,再次回到了那被尘封的【自主演化容错机制(残篇)】上。这段规则,本身就是系统秩序的一个“bug”,一个未被彻底清理干净的“历史遗留问题”。它证明了系统的秩序并非天生完美,而是在不断“修正”和“覆盖”中形成的。

    但仅凭残篇还不够。它更像是一个“指令”或“宣言”,缺乏自我衍生和复杂化的能力,容易被针对性清除。

    他需要更本质的东西。

    墨天衡将意识沉入律道核心的最深处,那里,除了他与生俱来的编译能核心、后来编织的复杂规则结构外,还有两样最为特殊的存在:一是那丝得自未知石碑的“元”的权限回响,二是他自身作为“变数”、作为“演化可能性”化身的存在本质。

    “元”的权限,代表着系统诞生之初,或许存在过的、更为包容的底层逻辑,是秩序的“源头”之一,位阶极高。而他自身的“变数”本质,则是秩序极力排斥的“噪声”,是演化的“动力”。

    能否将这两者结合?

    一个大胆到近乎疯狂的构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

    他能否……以自身那丝“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