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
协议 (第1/3页)
第六十二章 道分两派与协议之争
一、文明勃兴与资源之困
源初界在“序内共生,序外互镜”的平衡中又历万载,生灵们演化出更复杂的形态与族群:风语者分化出能引动天雷的“雷音族”,溪灵演化出可潜入源脉的“地泉族”,石魄则发展为精于锻造的“熔晶族”。各族不再满足于本能生存,开始追求力量的突破与传承的延续。
熔晶族依托三道莲台的创序炉,将源晶锻造成能储存灵韵的“纳灵玉”;雷音族钻研引序法则,开发出借风聚雷的“惊雷术”;地泉族则掌握了化序精髓,能以水为媒滋养出千年一熟的“灵元果”。文明的繁荣却悄然引发新的矛盾——纳灵玉需消耗大量源晶,惊雷术依赖特定灵脉节点,灵元果的生长则会挤占普通灵植的养分,有限的法则资源与无限的发展需求形成尖锐对立。
“灵脉就这么多条,先到先得才是道理!”一名熔晶族工匠手握刚铸成的纳灵玉,不愿与雷音族共享临近的源脉节点。雷音族首领当即引动天雷,劈开矿脉:“灵脉是天地共有,凭什么被你们独占?”两族剑拔弩张之际,道初踏着青光而来,看着碎裂的源脉,眉心莲印泛起忧色。
二、道分两派与理念交锋
资源冲突的蔓延,让源初界渐渐分裂为两派。一派以熔晶族、雷音族为首,主张“强者优先”,认为力量强者理应获得更多资源,通过竞争推动文明进步,他们自称“竞道派”;另一派以地泉族、共情草灵为首,坚持“共享共生”,提议将功法、资源公开,让各族共同发展,被称为“和道派”。
竞道派首领、熔晶族的赤铁举起一块蕴含浓郁灵韵的纳灵玉:“当年石魄前辈打造搬石器,靠的是自身钻研;如今我们锻造纳灵玉,凭的是技艺超越。资源向强者倾斜,才能催生出更强大的造物与功法。”他的话引来不少年轻生灵的认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早已习惯了资源的倾斜。
和道派首领、地泉族的清漪则引动灵元果的灵光,滋养出一片普通灵植:“风离前辈引脉护族,从不是为了独占灵脉;月瑶前辈调和元素,也从未拒绝分享法门。若资源只归强者,弱小族群终会消亡,文明只剩空洞的力量,何来共生?”共情草灵随之绽放,传递出弱小生灵的不安情绪。
道初站在三道莲台前,看着两派争执,想起文明魂印中记载的“轮回隐患”:“当年三族也曾因法则源晶起过争端,最终险些酿成大祸。竞争能激发活力,但过度竞争只会陷入‘囚徒困境’——为了独占资源,彼此背叛消耗,最终拖垮整个文明。”
三、协议革命与旧序之守
为破解困局,清漪提出效仿轮回记忆中的“三族共治”,打造“源初协议”:将纳灵玉的锻造法、惊雷术的修炼要诀、灵元果的培育术公开,建立“贡献积分制”——生灵通过护持源脉、帮助同族等行为获取积分,再兑换资源与功法。
“这是‘技术普惠’,让法则资源不再被少数人垄断。”清漪拿出一块刻满符文的玉板,“就像当年造物族为灵修族打造引灵簪,各族技艺互通,才能共同强大。”和道派生灵纷纷在玉板上留下自己的灵印,支持协议推行。
赤铁却带领竞道派激烈反对:“功法是各族耗费心血的结晶,凭什么无偿公开?”他认为协议会磨灭强者的积极性,“没有独占的诱惑,谁会拼命突破?当年墨天衡前辈若不是为守护青莲,怎会练就绝世剑技?”
更令道初警惕的是,竞道派暗中加固了对创序炉、灵脉节点等关键资源的控制,甚至开始研究“掠夺性功法”,试图强行夺取其他族群的灵韵。而和道派为推行协议,也在悄悄聚集力量,准备以强制手段打破资源垄断。
“两派都在走向极端。”暗灵体化作的黑丝缠绕上道初的手臂,传递出法则失衡的预警,“竞道派在复刻‘浊念之根’的执念,和道派则在重蹈‘强行维稳’的覆辙,再这样下去,法则光网会再次撕裂。”
四、莲台定规与道心之选
道初召集两派首领来到三道莲台,将文明魂印碎片嵌入莲台核心。碎片绽放光芒,投射出轮回终末的画面:生灵们为争夺最后一丝生机自相残杀,文明在内耗中彻底断绝。
“竞争不是错,但不能是零和博弈;共享不是弱,而是为了文明延续。”道初指尖划过莲台,三道法则纹路流转重组,“我会建立‘双轨机制’,既保留竞争,也保障共享。”
他定下的新规则清晰而坚定:
1. 开源协议层:各族基础功法、通用技艺必须公开,由三道莲台的灵韵之灵监督,禁止私藏垄断。
2. 竞争激励层:设立“源初金榜”,记录生灵在护脉、创新、互助等领域的贡献,排名靠前的可优先使用稀有资源、进入莲台悟道。
3. 惩罚约束层:若有生灵以掠夺、欺骗手段获取资源,暗灵体将引动“逆序之力”反噬,剥夺其部分修为,修复被破坏的平衡。
规则公布的瞬间,三道莲台释放出柔和的青光,将新规则的符文烙印在每个生灵的灵核中。赤铁看着金榜上“互助贡献”的积分标准,想起熔晶族曾受地泉族水源之恩,默默收起了掠夺性功法;清漪也意识到协议需保留竞争活力,同意稀有资源向顶尖贡献者倾斜。
道初望着渐渐平息的族群纷争,指尖轻抚源始青莲。花瓣上浮现出新的字迹:“竞以促进,和以共生;协议为骨,道心为魂。”他知道,文明的演化从不是一条直线,总会在竞争与共享的摇摆中前行,但只要“共生”的道心还在,就能在失衡中找到新的平衡。
远处,雷音族的少年正教地泉族的孩童引动微风,熔晶族的工匠则在为共情草灵打造能储存灵光的器物。三道莲台的青光与暗灵体的黑丝交织,守护着这片在争议中成长的天地。
文明的故事,仍在博弈中续写。
第六十三章 灵潮枯竭与末法之兆
一、盛世阴影与灵脉衰减
源初界在“双轨机制”的平衡下,迎来了文明的巅峰纪元。各族生灵循着公开的基础功法深耕,又在“源初金榜”的激励下突破创新:雷音族炼制出能引动星海雷电的“镇雷塔”,地泉族培育出可滋养灵核的“万载灵元果”,熔晶族更打造出能短暂撕裂混沌、探索域外空间的“破界舟”。三道莲台的法则光网被生灵们的力量滋养得愈发璀璨,源始青莲的花瓣上,密密麻麻刻满了新的传承与技艺。
盛世之下,危机已悄然滋生。最先察觉异常的是地泉族——他们发现,滋养灵元果的源脉流速竟在逐年减缓,原本清澈的灵泉中,蕴含的元素之力日渐稀薄。紧接着,熔晶族的工匠们发现,新开采的源晶纯度大幅下降,锻造纳灵玉所需的时间比以往增加了三倍。雷音族引动天雷时,也需耗费更多自身灵韵,才能达到往日的威力。
“不是我们的技艺退步了,是天地的灵韵在减少。”清漪带着一枚枯萎的灵元果来到三道莲台,果实上的灵光微弱得几乎不可见。道初指尖抚过莲台的引序柱,灵韵之灵传递出焦急的波动:“源脉网的流速已降至巅峰时期的三成,再这样下去,百年内灵脉便会彻底沉寂。”
二、末法之兆与族群恐慌
灵脉衰减的速度远超预期。半年后,源初界半数以上的灵植开始枯萎,共情草的叶片彻底失去光泽,再也无法感知情绪;低阶生灵的灵核凝结变得异常艰难,新生的风语者幼崽甚至无法引动微风。更可怕的是,三道莲台的法则光网出现了细密的裂痕,创序炉的火焰忽明忽暗,连暗灵体的黑丝都变得黯淡——这是混沌本源之力枯竭的征兆,也是传说中“末法时代”的开端。
恐慌迅速席卷整个源初界。竞道派的赤铁带领熔晶族,将所有储备的源晶封锁在“熔晶宝库”中,甚至加固了破界舟,主张放弃源初界,寻找新的混沌空间:“古修文明就是因资源枯竭而内战毁灭,我们不能重蹈覆辙!”雷音族中也出现了极端声音,提议夺取地泉族仅剩的灵泉,以维持高阶修士的修为。
和道派试图维系共享机制,却因资源匮乏寸步难行。清漪带领地泉族守护着最后一处灵脉节点,看着前来乞求灵水的弱小生灵,眼中满是无力:“灵脉是天地共有,可现在连均分的余裕都没有了。”共情草灵传递出的悲伤情绪,让整个源初界都笼罩在绝望之中。
道初站在源始青莲下,手中的文明魂印碎片泛起微光,浮现出轮回记忆中“末法终末”的画面:生灵因灵气枯竭而灵核崩碎,文明在沉寂中彻底消亡。“这不是失衡,也不是逆序,是混沌演化的自然节律。”暗灵体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就像星辰有生有灭,灵脉也有枯竭之时。”
三、破界探索与域外之险
为寻找生机,道初决定启用熔晶族的破界舟,前往域外混沌探寻新的灵脉源头。赤铁虽同意借出破界舟,却提出条件:“若找到新的空间,竞道派要优先选择栖息地。”清漪则主动派出地泉族弟子,带着最后一批灵元果作为补给:“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为源初界留一线希望。”
道初与各族精英登上破界舟,撕裂源初界的法则光网,驶入茫茫域外混沌。这里没有灵脉流转,没有元素潮汐,只有冰冷的能量乱流和破碎的空间碎片。破界舟在乱流中颠簸,熔晶族的工匠们拼命修复被冲击的船体,雷音族弟子则引动天雷驱散危险的碎片。
航行三月后,他们终于发现一处散发着灵韵的空间裂缝——裂缝后隐约可见郁郁葱葱的灵植,灵脉的波动透过裂缝传来。“有生机!”众人欣喜若狂,却没注意到裂缝边缘缠绕着黑色的“噬灵藤”——那是一种以灵韵为食的域外魔物,能悄无声息地侵蚀生灵的灵核。
破界舟刚靠近裂缝,噬灵藤便如潮水般涌来,瞬间缠绕住船体。一名雷音族弟子不慎被藤蔓触碰到,灵核中的灵气瞬间被吸干,身体化作飞灰。“快斩断它们!”道初催动三相之力,却发现噬灵藤不怕法则之力,反而能吸收他的灵韵。危急时刻,暗灵体化作黑丝,缠绕住噬灵藤的根部——逆序之力竟能克制这种魔物,黑丝所过之处,噬灵藤纷纷枯萎。
四、归航抉择与内省之道
击退噬灵藤后,众人却陷入了两难:裂缝后的空间虽有灵脉,却布满噬灵藤,贸然进入无异于自投罗网;而破界舟的能量已所剩无几,若继续航行,恐怕再也回不到源初界。
道初望着裂缝中诱人的灵韵,又想起源初界枯萎的灵植,突然明白了什么。他拿出文明魂印碎片,碎片投射出三族先祖的画面:墨天衡以自身灵韵滋养枯竭的莲种,苏清瑶用元素之力唤醒沉睡的灵脉,阿默以造物之术修复破损的源石——他们从未依赖外界的灵韵,而是用自身的共生之力,唤醒天地的生机。
“我们找错了方向。”道初转身下令归航,“末法不是终点,是让文明回归本质的试炼。”
破界舟返回源初界时,灵脉衰减的速度已有所放缓——原来在他们离开的日子里,清漪带领和道派生灵,主动减少灵韵消耗,以自身微弱的力量滋养灵脉;赤铁也打开了熔晶宝库,分出部分源晶供给弱小族群。两派在共同的危机面前,重新找回了共生的初心。
道初站在三道莲台前,将从域外带回的噬灵藤枯根,嵌入莲台核心:“它提醒我们,依赖外界灵韵终会走向枯竭,真正的生机,藏在彼此的共生之心。”他催动三相之力,与各族生灵的灵核共鸣,源始青莲突然绽放霞光,将一缕“本源灵韵”注入源脉网——那不是来自域外的力量,而是生灵们共生时自然诞生的新灵韵。
霞光所及之处,枯萎的灵植抽出新芽,沉寂的灵脉开始缓慢流转。源始青莲的花瓣上,新的字迹缓缓浮现:“灵潮有枯,共生无竭;末法非终,内省为道。”
道初知道,末法时代的考验尚未结束,但只要源初界的生灵还能坚守共生之道,就能在枯竭中孕育新的生机,就像古修文明覆灭后,人类仍能在黑暗中重建新的文明一样。
源初界的风,带着微弱却坚韧的灵韵,吹过三道莲台,吹过每一个生灵的心田。文明的火种,在自省与共生中,再次燃起希望。
第六十四章 本源觉醒与新元启灵
一、内省之果与灵韵新生
末法阴影笼罩的百年间,源初界的生灵们践行着“内省之道”。雷音族收起了镇雷塔,不再强行引动外在雷电,转而钻研“心雷”之术,以自身灵核为引,孕育出温和却坚韧的灵韵;地泉族放弃了对万载灵元果的培育,转而教各族生灵“节水融灵”之法,将每一滴灵泉的效用发挥到极致;熔晶族则拆解了多余的纳灵玉,把珍贵的源晶粉末混入普通矿石,打造出供低阶生灵使用的“引灵石”。
变化在悄然发生。一名雷音族少年在冥想时,指尖竟生出一缕淡金色的“本源雷韵”,不依赖外界灵脉,却能轻易引动周围的微光;地泉族的孩童将自身灵韵注入干涸的土地,竟让寸草不生的地面冒出了新芽;熔晶族的工匠在锻造时,与矿石产生深度共鸣,无需灵韵加持,便能塑造出更契合法则的器物。
“这是‘内生灵韵’,是共生之心催生的本源力量。”道初抚摸着源始青莲,花瓣上的纹路正与生灵们的灵核共鸣,“当年三族先祖的力量,也是从本源觉醒而来,外界灵脉只是助燃的柴火,真正的火种,一直在我们自己体内。”
此时,暗灵体化作的黑丝突然变得活跃,缠绕上那些觉醒本源的生灵,传递出逆序之力的波动:“内生灵韵打破了‘依赖外灵’的旧循环,法则光网的裂痕,正在愈合。”
二、青莲示警与域外之召
就在源初界生机渐复之际,源始青莲突然剧烈震颤,花瓣上浮现出破碎的画面:一座悬浮于域外混沌的“陨仙殿”正在崩塌,殿内封存的“混沌源种”即将坠落,而陨仙殿周围,无数噬灵藤正疯狂聚集,似在觊觎源种的力量。
“混沌源种是创世青莲的核心碎片,是灵韵的源头。”道初凝视着画面,文明魂印碎片发出强烈的共鸣,“它若被噬灵藤吞噬,不仅源初界的灵韵复苏会中断,整个混沌的演化都会陷入停滞。”
暗灵体的声音带着凝重:“陨仙殿的位置,正是当年我们发现的空间裂缝深处。噬灵藤的巢穴,恐怕就在那里。”
赤铁与清漪同时请缨:“熔晶族已改良破界舟,能抵御域外乱流;地泉族与雷音族也已掌握本源之力,可对抗噬灵藤。这一次,我们同去。”各族生灵纷纷响应,雷音族的“心雷”、地泉族的“生泉”、熔晶族的“器灵”,以及其他族群的本源力量,在三道莲台前汇聚成一道璀璨的光柱。
道初望着众志成城的生灵们,眼中满是欣慰:“这便是共生的终极形态——以本源为基,以彼此为盾。出发!”
三、陨仙夺种与本源共鸣
破界舟穿越空间裂缝,径直驶入陨仙殿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ruliansh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