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建设煤场 (第3/3页)
官府不用出一分钱,只需一纸文书,不仅能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还能在未来获得持续的收入和稳定的社会效益。
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孔立脸上的迟疑瞬间被笑容取代,他拍了拍陈福禄的肩膀,语气轻松了许多:
“福禄啊福禄,你真是……心思活络!好!就依你!所需粮食,老夫从官仓调拨给你!开采许可,即刻便可签发!此事,你尽管放手去做!若有难处,随时来找老夫!”
“多谢太守鼎力支持!”陈福禄心中一块石头落地,郑重抱拳。
拿到许可和初步的粮草支持,陈福禄雷厉风行。
他迅速将迁徙的百姓队伍妥善安置在睢阳等地,随后立刻快马加鞭返回梁国城,几乎没有任何停歇,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煤场的筹建中。
第一步就是亲自挑选懂些矿脉勘探的老农和胆大心细的流民作为第一批班底,带着他们再次回到那处山坳。
第二步,指挥着人们清理场地,搭建简易工棚,制作箩筐、扁担、镐头等工具。
随着官仓调拨的粮食陆续运到,第三步工作也铺展开来,按照“以工代赈”的原则,开始招募流民。
招募矿工的告示一出,报名者几乎将临时搭建的木台挤垮。
很快,第一批身强力壮的矿工被挑选出来,领到了相对崭新的工具和第一份口粮,投入到开采中。
未被选中的流民也没被闲置。
陈福禄深知人闲生事的道理,立刻组织他们用以工代赈的方式,投入到矿场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伐木、夯土、搭建工棚、仓库、甚至规划中的居住区都提上日程。
整个山坳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号子声、锯木声、夯土声此起彼伏。
陈福禄又从新城调来了自己的核心班底。
赵二,这个曾经的马夫,被任命为矿场厂长时,整个人都懵了。
他捏着那张轻飘飘却重如千钧的任命书,手抖得厉害,反复在粗布衣襟上擦着手心的汗。
“福禄兄弟……我……我就会喂个马,这……这管人挖矿……我怕……”
他结结巴巴,脸上又是兴奋又是惶恐,生怕辜负了这份天大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