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各方反应 (第2/3页)
音尖细的宦官,正用一种夸张的语调,朗声诵读着由孔立加急送来的战报。
“……臣立,幸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并得义士陈福禄鼎力相助,于梁国城下,屡破东齐大军……阵斩敌酋尉迟烈风,败其名将宇文昭云,更以奇计焚其粮草,破其军心……遂乘胜追击,收复蒙县、虞县……直至昌邑等故土十一城!杀敌无算,缴获颇丰……此皆陛下洪福,将士效死之功也……”
战报中虽然措辞谦恭,但那一连串辉煌的战绩,如同一个个惊雷,炸响在原本沉闷的朝堂之上!
刘锋越听眼睛越亮,白皙的脸颊泛起激动的红潮,忍不住一拍龙椅扶手,大声赞道:“好!打得好!孔爱卿不愧是圣人之后,国之柱石!还有那陈福禄,真乃天赐我大炎的虎将!扬我国威,壮哉!”
这久违的胜利将血气方刚的皇帝陛下激荡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中兴的希望。
然而,皇帝的兴奋并没有持续多久。
右丞相秦绍,一个面容清癯、眼神精明的老臣,缓缓出列,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恐福祸难料。”
热闹的大殿顿时安静下来。
刘锋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哦?秦相何出此言?”
秦绍捋着胡须,慢条斯理地道:“孔立虽收复失地,然其行为,实乃擅启边衅!
东齐势大,此番受此大辱,岂肯干休?必倾力报复!届时,战火重燃,生灵涂炭,恐非我大炎之福。
且那陈福禄,出身不明,行事狠辣,在昌邑屠戮齐人,有伤天和,恐非国家之祥瑞。老臣以为,当速派天使,责令孔立谨守疆界,不可再轻启战端,并……酌情惩戒陈福禄,以安抚东齐,方为上策。”
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引起了另一派大臣的强烈反对。
左丞相岳羽,一位气质刚正的中年大臣,踏前一步,声若洪钟:
“秦相此言差矣!东齐侵我疆土,戮我百姓,孔太守与陈福禄奋起反击,收复故土,雪我国耻,此乃不世之功!何来‘擅启边衅’之说?
难道要坐视胡虏蹂躏,才是‘国家之福’?至于陈福禄屠戮齐人,虽手段激烈,然观昌邑汉民之惨状,岂非胡虏暴行在先?
此乃以直报怨,有何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