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王阳明:您是....国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25章 王阳明:您是....国师? (第3/3页)

法交流。

    “原来小友不是国师,”屋内,那位圣人的声音再次在他心底响起,“君是王三丰。”

    “您……您……”王三丰心中剧震,念头急速转动,“您似乎……认识我?”

    他心中迫切地想要沟通,但依旧无法将想法转化为言语。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屋内书桌前的王阳明仿佛完全洞悉了他的心思,平静地给予了回应:

    “小友的心灵离我颇远,我并不识君。但君来见我,我便已识君。”

    老人的神色淡然而平和,继续解释着:

    “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天地外物,皆在我心之中。”

    “君未来之时,我心中并无君之存在;君一来,便自然映照于吾心。”

    “看不到,听不到,察觉不到,难道就真的不曾存在吗?”王三丰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前世读过的那句著名的心学问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刚刚平复些许的心境,又因这番话而微微跳动起来:“阳明先生……他真的能直接听到我的心声?”

    老者所说的每一句话,看似随意,实则都精准地回应了他心中闪过的诸多念头和疑问。

    “一心才动念,一心便已知。这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尚且需要借助语言、文字这些媒介。而心与心的交流,却并不需要这些外在的形式。”

    “君不必开口,君心中所问,我已尽知。当然,对于君之疑惑,我心中亦有惑。”

    “君之容貌,为何与我朝的国师,竟如此酷似?”

    王阳明的声音持续在王三丰的心湖中回荡。

    王三丰仔细观察,才更加确定,王阳明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嘴唇根本未曾动过。那传递过来的,也并非是通常意义上的“声音”。

    这更像是一种“心心相印”!

    不知何时,老人已经站起身来,正在狭小的屋内,迈着缓慢的步子,悠悠地踱步。

    直到他站起,王三丰才更清晰地看到,这位圣人的身躯,已然显得十分虚弱。他踱步之间,步伐甚至有些蹒跚,似乎每一步都走得很吃力。

    若只看这幅景象,他真的就像一个再普通不过、风烛残年的老人。

    然而,在王三丰的特殊感知中,这位老人的身躯内部,却散发着一种纯净、浩瀚、令人不敢直视的精神辉光。

    心灵之光?

    一个词语,突兀地在王三丰的心中蹦了出来。

    “你我今日相见,虽属不易,却也是一段缘分。我从君的心中,得知了许多后世之事……后世我族……竟已衰落到了如此地步了吗?”老人的语气中,似乎带上了一抹难以言喻的沉重与叹息。

    老人走得很慢,很艰难,仿佛每移动一步,都要耗费极大的气力。

    以至于他说这几句话的间隙,竟然微微有些气喘。

    这样的虚弱状态,出现在这样一位精神气魄恢弘阳刚、近乎圣贤的人物身上,显得是那样的矛盾,那样的不可思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