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第2/3页)
组组长王兰田则大力举荐梁必达,认为梁必达实际工作经验丰富,思维敏捷,而且思路开阔,不因循守旧,接受新事物快,符合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在D军区,王兰田自然是德高望重,不说一言九鼎,但在总部和军区机关说话都是相当有分量的。角逐到最后,由于参谋长林长征拟任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区空军司令员,军区新任司令员的人选实际上就将要从窦玉泉和梁必达两个人中间产生了。
就在D军区司令员人选欲定未定悬而未决之际,有人从暗处打了一个横炮,在上级决策人的手里,出现了一份来路不明的材料。材料说,在抗战时期,凹凸山根据地某县县委书记李文彬之所以被俘,事出有因,是当时的分区司令员梁必达为了排除异己、打击内部与其意见相左的同志而一手制造的阴谋,李文彬在身陷囹圄之前,对此似有察觉。日伪将李文彬的行踪掌握得天衣无缝,疑点甚多,系内部人员故意透露。李变节后,凹凸山分区和国民党军刘汉英部联合锄奸,分区政委张普景要求活捉,弄清李被俘原委,但某某某禀承梁必达的意图,没有执行张普景的指示,要求执行者高秋江将李文彬击毙,造成死无对证的局面。李文彬在预感死期将至之际,曾试图致函组织,揭露梁必达的阴谋,就在被杀之前,还误将一份揭露材料交给了高秋江。但高秋江因欲报私仇同上司刘汉英反目,遭到刘汉英派遣的特工人员追杀,同时,在追杀高秋江的几路人马中,也有凹凸山分区派遣的锄奸人员,分析认为是梁必达杀人灭口之举……材料最后说,张普景曾写过《关于李文彬被俘的几个疑点》一文,对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