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章第一个“作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八章第一个“作品” (第2/3页)

哑光的银灰色。陆云用镊子夹起薄薄的减震垫片,准确贴在电机底部——这是从旧鼠标里拆出来的橡胶垫,被“灵枢”判定为符合减震需求。当电机与框架对接时,全息投影突然弹出提示:【电机轴线偏差 0.5度,调整角度至 359.5度】。他立刻松开固定螺丝,指尖捏住电机边缘轻轻转动,直到镜面上的偏差数值跳转为“0”。

    线路焊接是最考验耐心的环节。松香的焦味在空气中弥漫,电烙铁的铜头烧得通红。陆云左手扶着细如发丝的漆包线,右手握着烙铁,焊锡丝轻轻一触便融化成银色的液珠,顺着导线流到焊盘上。“灵枢”的实时监测系统在镜面上形成动态波形:【焊点温度 230℃,符合标准;焊锡量 0.15克,偏差- 0.02克】。他立刻补加了一点焊锡,看着波形回归绿色区间。三个小时里,他焊完了五十六条线路,每一条的通断测试都一次通过,防护镜上的汗渍晕开又干涸,在镜片边缘留下淡淡的盐渍。

    傍晚六点,夕阳将小屋染成暖橙色时,无人机终于成型。它只有巴掌大小,碳纤维框架呈六边形,四个旋翼像展开的翅膀,旧电路板改造的主控模块嵌在中央,表面贴满了细小的电容和电阻。陆云拿起它,重量比预想的还要轻,只有七十克,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量。他深吸一口气,按下主控模块上的电源键,红色指示灯闪烁了三下,然后转为常亮。

    “灵枢,建立神经连接。”

    轻微的电流感从指尖传来,顺着手臂蔓延到太阳穴。他闭上眼睛,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人机的实时状态:电池电量 92%,电机转速 0,陀螺仪校准完成。这种连接感很奇妙,仿佛无人机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每一个参数都清晰可感。

    “蜂鸟,启动。”

    四个旋翼突然开始旋转,起初只是微弱的嗡鸣,随着转速提升,声音渐渐变得细不可闻。陆云睁开眼,看着无人机缓缓升空,悬停在距离桌面半米高的位置。它的稳定性远超预期,即使窗外吹进一阵微风,机身也只是轻微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