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祝由 (第3/3页)
、医古得通称,盖医之先亦巫也。”、“巫、医对文则别,散文则通。”
据《说文》段玉裁注即“礻由”、“礻留”。祝由,即祝礻由、祝礻留。《说文·礻部》:“礻留,祝礻留也。”可见,也。[span
清·俞樾《内经辨言》:“樾谨按:《说文·礻部》:‘礻留,祝礻留也。’是由字本作礻留。《玉篇》曰:‘礻由,耻留切。古文礻留。’是由字又作礻由。此作由者,即礻由之省也。王注曰:‘无假毒药,祝说病由。’此固望文生训。《新校正》引全注云:‘祝由,南方神。’则以由为融之假字,由、融双声。证以《昭五年·左传》:蹶由,韩子《说林》做蹶融,则古字本通。然祝融而已,文不成义,若然,则以本草治病即谓之神农乎,全说亦非。”
日本·丹波元坚《素问绍识》“杨曰:‘上古之时有疾,但以祝为去病所由,其病即已。’又王次注曰:‘是以有病以祝为由,移精变气去之,无假于针药也。’坚按:上说即王所据。方以智《通雅》曰:‘由,《内经》有祝由说。’又衤留,祝衤留也,即祝。段玉裁《说文》注曰:‘惠氏士奇曰:《素问》黄帝曰:古之治病,可祝由而已。祝由,即祝礻留也。已,止也。玉裁按:《玉篇》曰:古文作礻由。’(按:惠言出《礼》说。)此说似是。然据《贼风篇》则旧注为当。又《格致余论·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曰:‘或曰:《外台秘要》有禁咒一科,庸可废乎?予曰:移精变气乃小术耳,可治小病。若内有虚邪,外有实邪,当用正大之法,自有成式,昭然可考。’按:《外台秘要》无禁咒科,《千金翼方》、《圣济总录》等有之。盖古祝由之法不传,故朱氏有斯言。”
日本·森立之《素问考注》“《圣济总录》:‘上古有祝由之法,移精变气,推其病由而祝之,则病无不愈。’案:‘祝由’者,即祝之缓言。祝,古谓之祝由,犹巫谓之苗父,俞谓之俞附之例耳。《说文》作‘祝礻留。’礻留是祝由之字,为俗篆。《素问》作‘祝由’,尚存古字也。……[眉]案:祝由、祝礻留、祝礻由皆同义,而异言异音,即方言之别也。亦奚疑乎?且《广韵》‘祝,音咒,职救切。又音粥。’可知右件三名并叠韵熟言,先哲以祝由多为祝其病由,亦误。”
人食天地之气以生,内伤于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外伤于风寒暑湿燥火六淫所以生病。然而,黄帝曰:“其无所遇邪气,又无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何致 ? ”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除了七情、六淫外,还有尚未被认识的致病因素,那就是“鬼神致病说”,古人云:“吾心无鬼,鬼何以侵之,吾心无邪,邪何以扰之,吾心无魔,魔何以袭之。”故鬼神致病皆由心生。祝由治疗疾病的病因大多是心理不健全,故七情、六淫相乘而袭之。有很多种病,是间接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其源在于心。祝由治疗肿瘤是大家公认的,但也局限在心理所致的肿瘤,而并非所有的肿瘤都可以治。有很多器质性病变也是由心理因素所致。所以,这些器官或组织产生的病变祝由亦可治。从气功的角度讲,人体患病无非是心病和身病。心病是祝由治疗的范围,部分身病也属于祝由治疗的范围,但祝由并非包治一切“心病”,要理解到祝由仅仅是医学的补充,不是治病的唯一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有很多种病,已经攻克,但有些病仍未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这也是祝由科流传几千年仍未灭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