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夏 第五章 告青天 (第3/3页)
执念,使得吴淞江不得不前往一见。
那日,皇宫运出许多尸体。
吴淞江当时面色僵硬,好似在责怪吴量,又好似在责怪自己,“怎会如此?”但是终究也没有怎样,只是登上了玲珑阁第三层,自那之后,便开放了玲珑阁二楼的藏书。
自那之后,吴量才开始偶尔见到他几次,每次都是带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带来鱼也就算了,带鸡来是怕我饿着吗?
吴量也不知为何,明明如此年纪,本应念头纷杂,想的多是今日吃什么,明日吃什么,后天玩什么?
如此启蒙神念,本应心力耗尽早夭,但他却偏偏凝练成了执念,如此小的孩子,心有所执,谁信?
执念本应是修炼到化灵之后的境界时,经历一些痛彻心扉的事情,形成心魔,此后修为难以寸进,但是启蒙之始,便已凝练执念,古史未有,其惊骇程度,正如吴淞江执剑,大败天道气运垂幸的当代天骄。
“你五岁时,巧合之下,意外过早启蒙,如今你的年纪到了,启蒙一事,还需谨慎,今日我将吴家祖传功法,正式传于你。”吴淞江说着从袖中掏出一本书籍,书上只有四个字,是为“静照自观”。
吴量立身聆听。
“神念一道,由来已久。遂古之初,谁传道之?言:自由夐古。先贤有人名仓撷,天生四目,可见人所未见,终日癫狂,不为人解,某日突然静坐,以指为笔,于地上书写画符,众人围观,对此引以为奇,骤然天光黯淡,乌云密布,大雨骤降,众人皆惊,雨势渐大,而字符岿然不动,仓撷狂喜,‘成了,我成了,我之所见方为真!’而后张手抹去地上符号,云雨俱散,众人大悚,以为神仙。众人询问之下,仓撷如实相告,原来其天生四目,可见人所不能见,其可见万物生发,气运茵茵;其可见天地牵引,相互勾连;其可见人念头生发,心念起伏。如此伟力,世人以为癔症,纷纷不以为然,而今感天应地,终有所成。为证其道,再次于地上书写符号,骤然一团火光亮起,众人深以为然,纷纷请教,仓撷不吝赐教,一一为其解答,三日后,突有所感,自觉似有劫难将至,感应似乎被天地所排斥,于是心念微动,有凤凰衔碑而来,(本事件完全虚构,与古史记载“凤凰衔书台”有所冲突,有兴趣的道友还请自行查询相关事宜,希望不要误导诸位)仓撷召集所有求学者,一边以手为笔,将感天应地所得大道至理所形成的图案刻画成形,一边口口相述,诠释其字含义,碑成之际,天地一片黑暗,不可视物,仓撷遣退众人,独自飞身而起,凌空虚度,众人如获大赦,只是离去不久,便见一道道雷光从天而降,雷劫结束,天空落下一道霞光,隐约可见一个人影乘霞光而去。仓撷渡劫飞升,文字碑在那场天劫中损失过半,后人寻觅无踪。”
吴淞江沉稳道来,“自那之后,化神一道修行神念,成为主流,与之相比,早有的肉身武道沦为下乘。但是自仓撷飞升以来,无人成功渡劫,一旦修为达到最后一个境界,要么以各种方法,‘瞒天过海’,企图混淆天听,要么就是找个没人的地,被雷劫劈成劫灰。”
吴量已然看过类似记载,如今再听,只觉恍然,再看那块石碑,心中若有洞天石扉,訇然中开。心神念想,内观存想,似乎觉得神念凝成的执念,似有变化,但是却又不可言清。
“这碑文是后人根据记忆摹刻,有些已经失传,但这集大道至理而形成的文字,因为太难理解,故而如今已经被新的简单易写的字体所替代,但是用以对各大家族的孩子启蒙,效果可谓不凡。”吴淞江将往事缓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