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46章 大赋祭酒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46章 大赋祭酒 (第2/3页)

中有一双透着恨意,但被刘彦十丈外一眼回眸,惊得缩回鱼灵,暗惧道:“好君子,灵觉这般广大,这等心灵交感,佛家高僧都难敌他。”

    “大哥二哥,你们大仇我怕是报不成了!”

    “目下找他报仇,无疑是飞蛾扑灯火,纵是扑灭也是两败俱伤。”

    “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走也,走也,过个三五年再与他寻仇!”

    说着那人藏恨拂袖,转身走了。

    江上渡船,刘彦思虑刚才那箭失般目光,心处有一点灵明。

    不管那是何人,只顾眼前事,笑与万山、怜云攀谈。

    看表弟要上岸,他叫住说:“再取一坛祭酒来,稍后行江同饮。上次你迟疑,这次莫再怯退。”

    “想有所成就,就要经得起风浪,只会享受安稳,非大丈夫!”

    戚少先被道理凿破头脑,眼目明亮抱拳领喏。

    刘彦挥袖让他去,走到书桉前调墨润笔。

    船家兄弟二人好奇在旁观看。

    他们只识得几百字,不知儒家学问妙在何处,为何祭祀龙君要吟诗作赋?

    杨万山扫见二人神色,引来问:“你俩谁人嗓门大?”

    小尹回话道:“我和兄长都能喊江,大呼一声的话,能传至对岸。”

    “好!”

    万山教他们:“稍后你俩就跟我学吟唱,我教你们‘风吟应钟之音’。”

    “此音有五种,你俩只复吟二字‘意’和‘嗯’即可。”

    “两字发音部位分为舌音、牙音和唇音、喉音。”

    “你二人试着‘意’、‘嗯’,自己挑一字。”

    尹家兄弟听着新奇,各自尝试他所教,在旁练习‘风吟应钟之音’。

    此乃《乐经》之中的五音学问。

    吟诗吟赋要学会运用五音,如此方能唱出诗词赋律,与文章合鸣,上通玄明,下彻幽冥。

    上古先民的歌和颂,本就是用来呼鬼通神,与巫以舞降神相通。

    刘彦耳听万山所教,也在心中思量。

    儒家六经之中,唯有《乐》和《易》他不通,只是知晓大义。

    不过他身边有女子甚知乐律,那便是青花舫荀娘子。

    这时北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