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83:为王少将军报仇!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483:为王少将军报仇! (第2/3页)

时跟着村里的私塾夫子识过几个字,在长巾军刚起义时,以这个优势当了小头领。

    随着义军规模扩大,小头领手下的兵越来越多,要统帅部下,称呼上就变成“赵将军”。

    赵将军就是长巾义军的高层元老之一。

    在义军里,像赵将军这样的人还有七个,八大将军上头还有个大天王,就是长巾义军的权力管理构成。

    义军的规模扩大,几个大将军之间也有了分歧,在天王和军师的镇压下,将军们还为维持着表面的和气。

    明里称兄道弟,暗里的竞争却不断,此次率兵进攻淮安城,也是赵将军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没想到在淮安损失惨重。

    死了几千士兵,还被俘虏了两千士兵。

    从淮安城抢走的财物不少,粮食却只有一万多石。

    粮食不像金银财宝,揣怀里就能带上,仓促间能带走这么多粮食,还多亏赵将军率着一万多残部。

    想想淮安城有那么多粮食,他们却只能带走一万多石,赵将军非常心痛。

    义军缺粮啊。

    淮南多旱情不知要持续多久,义军种不出粮食,却要养活越来越庞大的队伍,粮食缺口特别大。

    本来他们抢掠了许多财物,是能买粮的,不过起义之初杀了许多商人,现在就算义军手里有银子,没有商人敢贩粮去淮南。

    军师说这事儿做错了,杀官杀乡绅可以,不该杀商人。

    赵将军对军师的判断是很服气的,先前把商人杀得欢,现在义军没处买粮。

    除了缺粮,义军还缺药缺衣,赵将军憎恶商人低买高卖赚走了百姓兜里的银钱,然而没了商人在淮南地区活动,又十分不便……

    赵将军在淮安城战败,正愁回淮南后不知如何向天王和军师交待,先前放出去的游兵探子来报,说距离淮安城两三日路程的虹县,有两万石粮食,报信的游兵探子原是跟着王少将军的。

    至于王少将军本人,为了替义军收集物资,已不幸战死。

    “赵将军,您要为王少将军报仇啊!”

    王少将军是长巾军八大将军之一‘王将军’的儿子,这次围攻淮安,跟随赵将军出战。

    赵将军想照顾同僚的儿子,就让王少将军带着几百游兵探查淮安附近的情况。

    这本来是个极轻松的差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