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七章:日军代表到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七章:日军代表到了 (第2/3页)

报,建立联防。傅作义赞成共/产/党的全民抗战的主张,对******十分信服,多次拜会过主席,并同王若飞、南汉宸等结为知友。后来傅部移驻河曲,还邀请八路军程子华、南汉宸及牺盟会的续范亭等举行会谈和聚餐,交流整军抗战的经验。

    主席甚至还赠送傅政治书籍和论述抗战的著作,最重要的是经延安方面决定,延安陕北公学和抗大向35军输送了大批优秀学员,使傅部的抗日力量得到充实。38年年初。傅建立了北路军政治工作委员会,仿照八路军在军队各级相应设立政治工作机构,其中许多负责人由延安派遣的干部担任。

    傅还制定了《北路军政治工作守则》,规定废除打骂士兵;实行经济公开;活跃士兵文化生活;帮助劳苦百姓,提倡军民合作;实行军政统一等等;制定了《十项纪律》,对行军、宿营、作战等方面的群众纪律作了具体规定。这些做法,密切了军民关系,受到老百姓的称赞,显示了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气氛。但是这一切却遭到阎锡山的忌恨。攻击傅“把部队带****了”,“35军已成为七路半了”。并密电******,提出要将傅作义撤换。

    不久前,武汉方面任命傅宜生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二战区北路军总司令。傅便借此摆脱了阎锡山控制,准备自立门户。

    但是自立门户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自立对于阎锡山来说就意味着背叛。要知道傅宜生麾下的部队大多数是晋绥军出身,对于阎锡山本身就有极大的向心力,因此只要阎锡山有意对付傅宜生的话,必然会让35军实力受损的。这是傅宜生所不希望看到的。

    好在现在马铮所部占领了绥东和包头一线,甚至于还拿下了整个伊克昭,彻底截断了河套地区和山西之间的联系,只要马铮所部不松口,阎锡山就算是想要收拾傅宜生也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从这方面讲,傅宜生对于占领包头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

    因此现在这样的局面对于马铮所部和35军来说是一个双赢,亏的只是日本人和阎老西。

    当然了,有些事情是只可以意会而不能言传的,双方就算是心知肚明但也要做到心照不宣。

    马铮同傅宜生刚刚结束会谈,就接到归绥方面发来的电报,说日军华北方面军负责谈判的代表已经来了。

    马铮随即同傅宜生告别,然后乘坐火车返回了归绥。

    下午四点马铮乘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